“从三品!”
“啊?”凌振还有些晕晕乎乎,什么就从三品?
从三品是什么?那是朝廷最核心的官员才有的品级,怎么就从三品了?
苏武没有答话了,脑海里许多事,三省六部,成了三省七部,可不是简简单单给凌振封个官就行的……
那是一整套的班子,还要有办差的衙门,固定的经费,匠作的场地作坊……
许多事,整个框架,都得苏武自己来定,这事,旁人也不会也不懂,也明白不了苏武所想所谋……
苏武回去,自是要立马动手,把这一套框架先给定下来。
却是苏武之令,到了中书门下,自也有一番商议……
相公们自是认真的,程万里也好,宗泽也好,赵思诚,乃至三司张叔夜……
吴用也多在政事堂走动,虽然他是翰林学士,但他也在这里办公。
众人商议来商议去,便去见苏武……
还是那福宁殿,几个人都在……
苏武提笔在写,头也不抬:“说事!”
宗泽拱手上前:“大王,这个匠作部,与六部平级,是否……倒也不是说此事不重要,但如此,岂不六部成了七部?本就有工部,何不把此衙门直接归在工部之下?”
“不必,就这么干!七部有何不可??”苏武如此一语。
显然这事在苏武心中不一样,工部,其实更多是工程部。
匠作部,那是工业部!
两个东西,得分开来,把品级提起来,话语权与重要性,才能凸显出来,不免也有财政上的权重问题,都在其中。
张叔夜便是来说:“大王,此事,却还涉及度支之事,这匠作部,可是要与六部一般?”
苏武点头:“那是自然……”
张叔夜就在皱眉,本身还没捋清楚,天下处处都在要钱,还来个吃钱的大户……
便是吴用来说:“大王,下官以为,此衙门,还是归在工部之下比较好,工部之下本身就有许多官吏,还有许多能工巧匠,如此互通有无,节省人力物力,节省官员职位,节省……”
苏武抬头去看吴用,只有一句话:“休要聒噪,就这么干!”
这要解释去,得多少口舌?且解释得通吗?
到时候,不免又是一通辨经,越辨规模越大,乃至满朝文武,一个个都要说几句来……
苏武深刻知道,想要节省行政的成本,想要提升行政的效率,有时候,就需要强势的一言堂,就这么干!
他能做到强势一言堂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因为子孙后代,很有可能是做不到如此一言堂了,也不会再有苏武这般的前瞻……
只管把吴用呵斥了一番之后,吴用立马低头去,不多言了。
几个人,便也都偃旗息鼓了……
苏武继续说:“某这里写的东西,一会儿送到政事堂去,你们按照文中所言来办,不明白的来问,某也会时不时再去检查督导……”
苏武自也不怪这些人,更也要倚仗重用这些人,许多事,辨经是辨不出来个所以然的,只待看疗效,看效果,自然而然,都会明白过来……
程万里上前来:“遵命……”
说着,既然悻悻之间,自是要走了。
忽然苏武抬头一语:“稍等……”
众人站定。
苏武有一件事,心中酝酿了许久,此时开口来:“往后朝会,分为文武两边,不必同殿,朝会日,上午文朝会,下午武朝会。唯有大朝会,或者有什么事情要同议,方可同殿同堂!”
几人听得一脸不解。
苏武继续说:“还要颁布一道命令,往后,除了政事堂里的官员之外,任何文武官员,不得有私交!”
苏武要彻底把文武分开,政务官就是政务官,武官就是武官。
除了最高层的政务官之外,不得有任何文官与武官私交。
原因有很多,说是保持军队的独立性也行,也有利于保持军队的纯洁性……也能说是保持天子对军队的绝对掌控也行……
还有苏武之语:“只待往后,天下之兵,分为甲乙两样,甲军不论驻扎在何处,不与当地衙门来去,只可有钱粮之事过手。乙军驻扎城防,负责缉拿盗贼等事,可与当地衙门来去!更有一点,诸般军伍,不可涉及任何商贸之事。其中详细,只待某登基之后,慢慢仔细来定……”
都分得清清楚楚……
苏武这回很认真,这涉及到将来军队战斗力的持续保持。
当然,这些改革,还待慢慢完善,不是一蹴而就。
话语来去,只管把众人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也就是说往后,枢密院是枢密院,政事堂是政事堂……
两个系统的交集点,全在苏武身上,或者说全在天子身上。
这也还能推进一件事的改革,那就是往后的具体战争,只由将军来主持主导,不再由文官来指挥……
还有一点,那就是往后军汉的评价与升迁,与文官系统几乎没有关系了,只在枢密院系统里,还有天子。
这样的好处,那就是武官见到文官,不必再那么卑躬屈膝,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不对付的时候可以鸟都不鸟……
这才是军汉真正脊梁骨的基础,当然,未来苏武对军汉的要求,那也是越来越高的,你得当真从讲武学堂出来,真得局势分析,长篇大论,利弊得失,说得清楚,说得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