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苏武在朝这几十年,会越来越严格!
将来再去想怎么把这种传统保持下去……
往后一场战争,要不要打,决策自是群策群力,但战争怎么打,那就是将军的事情了。
苏武一通话来,吴用左右去看,左右不言,他也不言,刚刚学到的乖……
主要是他也没太搞懂,这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自古,有之吗?
不懂……
只听苏武一语:“记下,拿笔来记,来日还要议的……”
吴用反应最快,连忙去拿笔来记。
“记完了,你们就去忙……这么忙的时候,都聚在这里,政事堂里的事都耽误了……”
苏武还有批评,高官厚禄在苏武这里,那可是不好拿的……
吴用自是快速去写,写完给苏武看看,赶紧走……
凌振那边,那自是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三司这边,最后再去做个审计……
燕青那边,只待系统慢慢健全了,就得也去盯一盯,匠作部,工部,那都是重中之重。
苏武也在想一件事,且看何人第一个触霉头。
苏武不是担心,而是期待……
期待什么?
期待有这么一个人,让苏武正式的告诉整个朝廷,官员犯罪,那可是真要杀头的!
杀头抄家!
大宋朝之事,从此无有了!
这话,说出去意义不大。
得做一次,大家就都知道了。
然后,时不时多做几次。
只待一切稳定了,就得真弄个大案出来!
但苏武有一点好,愿意给钱,此时此刻,宋朝俸禄制度,苏武自是不改,大宋朝官员俸禄之高,许真是古今之最。
乃至往后,只待冗官冗员再好好清查一遍之后,还再加一点也无妨……
什么防御使、观察使、团练使……乃至什么节度使……
全都不要了……
要把官员系统全部精简,一个官职一个职位,干活的职位。
不干活的全部不要,干不够的,还可加职位。
什么馆阁,也一样,正经干活的不会缺,什么名誉头衔,荣誉头衔,通通没有……
只能剩下一个荣誉系统,那就是公侯伯子男……
这是真要封的,自古封侯之事,臣子所求也!
也更显得荣誉头衔的稀缺性!
这回,封侯之人,自是要有,军中有不少,封公之辈,那是一个都没有。
什么招讨使、安抚使……都不要……
但每一路,还是要有一个长官,常驻长官,就缩个称呼,某路经略使。
大宋这种朝廷直接管理到州府的事情,也是增加许多行政成本的……
所以路这一级,还是要一级政府的,把什么转运、提刑、常平之类,都集中在里面……
宋之所以改成这样,那也是因为唐朝节度使制度吓到了人。
而今,苏武彻底把军队与行政系统分开来,极大的减少了这种隐患,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整合起来的“省”一级政府。
不然,诸多衙门互相推诿扯皮之事,着实太多,没有一个最终负责人,难以问责。
苏武这边刚送去了一个匠作部的框架文书,接着又要起草整合“省”一级政府的公文……
不是苏武不会用人,着实是此时此刻自己干,效率快。
只待到中书门下政事堂去,不免又是来来回回一通扯,商议来商议去……
先有了一个方向框架,再在其中商议细节,就简单许多,往后之事,许大多如此。
能吃苦的人,就有吃不完苦,能干活的人,就有干不完的活……
只待框架再去,再来开会……
苏武连续几日,都泡在政事堂里……
家眷,便也从京东来了……
登基,也就这几日了……
所有事,都赶在一起,苏武只管是脚不沾地团团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