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写出倭国的威胁,又不能太夸大倭国的势力,以免让阁老们不愿意插手干预倭国。
等送走了朱俊棠之后,苏泽对这个弟子十分的满意。
朱俊棠已经是举人了,也已经入仕当官,如果用仙侠小说的说法,他也算是「内门弟子」了。
「内门弟子」就可以得到「宗门」的部分支持了。
当然,刚才苏泽给朱俊棠的许诺,也并非是空头支票。
这些都是苏泽很容易实现的事情,他给朱俊棠许诺,也是希望他能在倭国继续立功。
怎幺这幺看来,朝廷里还真有一个苏党?——
十二月五日,隆庆皇帝终于御准了殷士儋的辞表。
至此,教育和保生医疗专务大臣殷士儋,正式辞任阁臣。
对于这位老臣,隆庆皇帝给予了最高礼遇。
赐少师,太子太师,这是明确了殷士儋和皇帝父子的师徒名份,这也是致仕官的高级礼遇。
又赐中极殿大学士,大明的殿阁学士体系,是专门给阁臣加官用的。
中极殿大学士,也就是以前的华盖殿大学士,这是殿阁体系的顶点,这是给殷士儋超品官员的退休待遇。
又多荫了殷士儋一子,同时御赐禁卫二十人,赐予殷士儋最高等级的勘合,允许他使用官驿返乡。
御赐的银元、珍宝就不说了,这份退休待遇也让京师官员眼热不已。
苏泽知道,殷士儋能有如此的高退休待遇,也是因为他是内阁实权化之后第一个致仕的阁臣。
同僚的退休待遇,也就是现任的政治待遇。
殷士儋能享受这幺高的退休待遇,也说明了内阁凌驾于百僚之上的特殊地位。
皇帝等于告诉群臣:
想要更好的退休待遇?那就想办法入阁吧!
最后皇帝还派遣太子亲自在文华门外辞送殷士儋,殷士儋对代表皇帝给他送行的太子行叩拜大礼,又对着皇帝寝宫方向叩拜,老泪纵横的踏上了归乡之路。
苏泽站在相送的阁臣后面,眼看着殷士儋致仕,就连一向强硬的高拱都有些伤感。
本来和殷士儋就有私交的赵贞吉,更是用袖子轻点眼角,偷偷擦去泪水。
只不过等到殷士儋离开京师之后,一刻都没有因为前阁老的离去伤感多久,新的浪潮已经出现!
教育和保生医疗专务大臣出缺!
这一次也是内阁权力加强之后的第一次增补阁臣,很快就在京师掀起了风暴!
如今内阁的事务已经非常繁重了,殷士儋去职后,高拱立刻上奏皇帝,请求增补阁臣。
隆庆皇帝自然同意,下诏按照旧例,增补阁臣。
圣旨到内阁之后,高拱看向苏泽问道:
「陛下谕令是按照旧例增补,中书门下五房有什幺看法?」
张居正也看向苏泽,旧例是吏部主持九卿和科道的会议,通过廷推的方法确定候选人。
一般来说,阁臣候选人只有三个,吏部会推出这个三人名单之后,再送入宫中由皇帝挑选。
这项制度已经执行了上百年了,高拱突然询问苏泽,显然有别的用意。
苏泽说道:
「请吏房主司宋之韩手持圣旨,前往吏部督办会推事务,一应过程皆需要记录,随会推名单承报内阁。」
听到这里,高拱满意的点头。
中书门下五房自然不可能侵夺吏部支持会推的职权,但是全程监督还是可以的。
阁臣自然不可能明着插手会推的事情,但是总要对过程心中有数。
中书门下五房就是内阁的耳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