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竟然不许
吏部。
文选郎张四维看向中书门下五房派来的宋之韩,心中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但是他很快抚平了这股情绪,热情的迎接了宋之韩。
没办法,宋之韩和他同属高拱门下,派遣宋之韩来吏部,也是内阁首辅高拱的意志。
会推阁臣候补,原本是由吏部主持的。
吏部尚书、侍郎一般也是候选人,所以为了避嫌,这项工作的主持工作一般交给文选郎来操持。
这也是文选郎的一项重要权利。
当然,文选郎做的就是一些秘书工作,真正决定会推名单的,还是六部的尚书侍郎、和九卿衙门的主官们,也就是大小九卿们。
但也不能小看这个秘书工作。
组织安排,这也是很出彩的事情。
大小九卿,既是会推阁臣的推举人,同时也是候选人。
下一位阁臣的,大概就是从这个名单上产生的。
文选郎忙前忙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将会推工作组织好,也能给大小九卿重臣和未来阁老留一个好印象,日后再升迁的时候就没有阻碍了。
这原本是独属于文选郎的权力。
但是宋之韩的到来,就分润了这份权力。
除了分润权力之外,大小九卿廷推是闭门会议。
内阁想要知道会议的详情,文选郎是个很好的消息渠道。
现在内阁又派了宋之韩来监督,宋之韩本身就是中书门下五房的人,等于内阁亲自派了眼线,那文选郎的消息渠道优势也荡然无存。
如果不是因为宋之韩和自己是同党,张四维都要给他穿小鞋了。
想到这里,张四维越发焦虑。
宋之韩成为吏房主司之后,在高拱身边日夜贴身「伺候」,如今高拱派人去六部九卿衙门办事,都是宋之韩出马代行高拱的意志。
结果就是原本名声不显的宋之韩,在派系内的名望已经大过了自己这个选郎。
文选郎的权力,也就是在授官、考核的时候。
如今内阁也有了七品以下官员任免权,这项权力苏泽全权交给了吏房,也就是宋之韩手里。
内阁本身又对考核有一锤定音的权力,这样一来,这个中书门下五房吏房主司的权力,其实和张四维这文选郎的权力差不多了。
而宋之韩在高拱身边贴身办公,谁更亲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这也让张四维心里难受。
其实高拱首先是属意自己的。
但是张四维不甘心在苏泽名下办事,主动拒绝了这个机会。
现在搞得宋之韩这个庶吉士都不是的家伙,爬到了自己的头上。
怨恨归怨恨,但是张四维还是按照圣旨要求,组织了第一次递补阁臣的会推。
其实如今京师有资格候补阁臣的也就那幺几个人。
呼声最高的,自然就是吏部尚书杨思忠,通政使李一元,鸿胪寺卿王世贞了。
上一次增补阁臣的时候,三人就是入围人选,这次会推的结果也没什幺变化。
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素来在大小九卿中没有什幺存在感,一心等着养老致仕的刑部尚书毛凯,突然发言质疑吏部尚书杨思忠的候选资格。
按照毛凯的说法,会推本就是吏部主持,那吏部尚书杨思忠名列其中,岂不是吏部自己推荐自己?
此事自然引起了很多官员的反对,和杨思忠相交甚好的官员跳出来,主张廷推并非吏部之责,只不过是在吏部进行的,如果因此吏部尚书都不能候选,那谁还愿意当这个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