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张四维心中明镜一样。
刑部尚书毛凯一向不问事,这次这次跳出来的,应该是为了李一元。
李一元担任刑部侍郎的时候,和毛凯关系很好,如今毛凯来阻挡杨思忠入阁,自然是为了帮助李一元。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杨思忠主动提出来,将自己的名字列入到会推名单最后一名,这件事才算是作罢。
会推名单上只有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
名字越靠前,表示在九卿廷推中得到的支持越多。
当然,皇帝很多时候也不一定会尊重九卿的意见,最终皇帝点谁,全看皇帝本人的心意。
杨思忠大概也是不在意名次先后的。
会推名单送到内阁,科道在确定会推名单上的人选没有重大丑闻之后,再由内阁用印送到宫中。
增补阁臣事关重大,这次苏泽亲自带着公文,来到了内廷。
走进司礼监,今日是司礼监秉笔张诚轮值。
见到苏泽,张诚起身迎接道:
「有劳苏检正亲自送的奏疏,是会推结果出来了吗?」
苏泽点头,将内阁用印后的会推文书举起来说道:
「九卿会推已经结束,内阁那边也已经用印,请张公公过目。」
张诚连忙说道:
「会推阁臣这等大事,吾等侍奉之臣岂敢染指!还请苏检正辛苦一下,送到陛下那边。」
隆庆朝对于太监权力十分限制,在继位初期隆庆皇帝就撤回了很多镇守太监,也不让内廷干预外廷事务。
张诚是最晚入司礼监的,自然只有更加的谨慎。
张诚虽然晚入,但是在外朝口碑最好。
他执掌内帑之后,先是抓出了几个内承运库的蛀虫,通过立威控制住了内承运库。
如今的内帑丰盈,张诚执掌内帑之后又做了不少开源节流的事情,内廷外朝都以为能。
只有张诚知道,他这些这些理财之名,大半都是苏泽的功劳。
当年他在莱州担任市舶司太监,虽然张诚是主持铸币的,但是铸币的方案和技术都是苏泽提供的。
入司礼监以来,张诚也通过胖鸽子和苏泽密信往来,苏泽也给他了很多有关内帑的建议,几项改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当然,太监结交外臣是犯忌讳的事情,张诚和苏泽的往来也是私下的,两人当面还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规则上不允许,但是内廷实权太监和外廷结交也是默认的潜规则了。
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冯保,和次辅张居正的关系就不清不楚。
本朝的司礼监,是没有资格在增补阁臣的事务上发言的。
司礼监如此谨慎,苏泽只能说道:「那还是要烦请张公公引路了。」
「苏检正请。」
苏泽跟着张诚,一路来到了皇帝的寝宫之前。
张诚先入寝宫通传,接着苏泽应招入内。
再次见到皇帝,苏泽感觉隆庆皇帝的精神又萎靡了一些。
冬季对于病人就很不好,整个寝宫中烧着火墙,热得苏泽恨不得把官袍脱下来,但是隆庆皇帝还穿着厚厚的衣服。
寝宫之中,还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药味。
苏泽心中一动。
按理说,皇帝的寝宫是不应该有药味的。
太医局的药物都是要在寝宫之外煎好送过来的,哪有在皇帝寝宫煮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