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这种情况下,卫所世兵制度可以说是完美的解决了当时的问题,用比较低的成本保障了国防安全。

而且在那个时候,高级将领就是勋贵,而朱元璋自己就是马上得天下的,军事指挥权在皇帝和勋臣手里,兵部就是一个单纯的文官部门,主要负责军队的行政事务和后勤工作。

这也是兵部四个清吏司的设置。

但是土木堡之变后,勋贵的军事指挥权被剥夺,兵部就成了整个帝国的最高军事机构。

兵部还能维持,是因为当时国家安定,世兵制度又不需要太精细化的管理。

可等到东南倭乱之后,这个体系就已经岌岌可危了。

赵贞吉是亲眼看到了嘉靖朝时期兵部指挥系统失灵的,兵部连京营都控制不了,让俺答的部落冲入京师城下。

对南方卫所也没有控制力,倭寇在东南如入无人之境。

而等到苏泽进行军制改革后,这个情况就更严重了。

无论是戚继光在大同的新军,还是编练的京营新军,还有其他几个地区的新军,都事实上打破了世兵制度。

京营裁撤世兵,变成了专业化的募兵。

山西也裁撤了世兵,给世兵分了土地,募了当地精锐的青壮当兵。

辽东的情况也差不多,军官还是卫所的世兵,但是也会从移民中募兵。

还有水师的建设,水师几乎将原本的海卫体系全部摧毁,水师比陆军更需要专业化人员,甚至军官都变成了募兵了。

募兵制,就是全职军人,这就和世兵制度完全不一样了。

募兵制的军队需要供养,日常需要操练,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还需要弹药和军需供应。

大明的战略也开始从防御转向进攻,而任何进攻就需要处理海量的军事信息,就需要保障后勤的供应,就需要分析军事情报,制定战略计划。

这时候,原本只是作为文官机构的兵部,就完全无法胜任了。

朱时泰说道:

「赵阁老要对兵部进行改革,设立专门负责军事的清吏司。」

「但是兵部抗拒这种改革,认为这是赵阁老要往兵部掺沙子,破坏兵部的专业性。」

朱时泰说道:

「吾弟在广西作战,就亲眼见到兵部的混乱,甚至发生过应该送到辽东的冬衣,被运送到广西的事情。」

「这次送错的是冬衣,下次会不会连军队都送错了?」

朱时泰看向苏泽说道:

「苏检正,这边军改革和水师改革都是自你而起的,武监也是你提议设立的,为何这军制改革只改了一半?」

「苏检正你到底在犹豫什幺?如果你需要支持,我们大明勋臣,都会站在你身后的。」

苏泽沉默了。

朱时泰说的没错,兵部的改革是必须的。

兵部还是文官机构,随着军队体系变革,军事改革也是必然的。

苏泽当年上疏请求建立武监,就是为了给军事改革提供足够的人才。

如今武监一期都已经毕业了,武监二期也快要毕业了,朝廷已经有了足够的军事人才。

苏泽看向朱时泰,他没有读心术,也不知道朱时泰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个人权势,或者是为了勋贵集团的利益。

但是也正如朱时泰所说的,下层的地基已经变了,上层建筑也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了。

「等节后苏某会拜见赵阁老,再请奏陛下,详议军改事务。」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