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90章 我爱赵大人

“结呆寨,打硬仗”的正确说法是“结硬寨,打呆仗”。

发明人是湘军创始人、人送外号“曾剃头”的大汉奸曾国藩。

这个战术的核心是通过大量防御工事将运动战转为阵地战,从而凭借自身钱粮物资优势生生耗死对方。

太平军以及接过太平军衣钵继续抗清的捻军,均是被这一战术击败。

现在皖北盐匪的民众基础已经被赵安通过“政治工作”瓦解,匪首及骨干力量被迫藏身韭山,而围困的清军多达上万人,赵安又控制安徽一省的钱粮资源,自然选择围困战术以尽可能减少战场变量,确保自己亲自指挥的剿匪之战能大获全胜,从而可以凭借此功进京跟董事长见个面,争取实任安徽巡抚,进而成为大清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但他把“结硬寨、打呆仗”改了下,变成“结呆寨,打硬仗”。

同样是政治需要,硬寨和呆寨本质没有不同,但呆仗和硬仗区别就大了。

能打呆仗跟能打硬仗,能是一回事么!

根据赵安的要求,各路绿营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山里一切资源,或垒石成墙、或伐木树栅、或在可开挖地区挖掘深壕,且不是只挖一道,而是至少三道,每道之间又密布陷坑,从而形成密不透风的包围圈,里面的盐匪除非投降,否则插翅也别想飞出来。

没有了民众基础,没有外部的粮食供应,没有熟悉地形的当地人帮忙,就凭这两千多盐贩子想据寨死守,不说痴人说梦,但也是难于登天。

投诚的盐匪陆续交待的情况都表明谢、杨二贼在山中藏有大量金银和食盐,粮食储备则因赵安的突然动手不足,韭山虽然易守难攻,但山上也无法就地获食,因而只需围上两三月,盐匪的确会不战自溃。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