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说罢看向施凤来。
施凤来和左都御史房壮丽赶紧站起身来。
黄立极和郭允厚犹犹豫豫了一会,这才坐下。
「回禀陛下,山东水灾清查一事,臣与左都御史商量,已委派山东道御史金兰前往勘察。」
朱由检手指轻扣桌案,也不说话,只是以目示意。
施凤来继续说道。
「此事二十六日接令,当天就定人选,二十七日金兰便出发了。」
「一路车船交换,预计十日可至山东。五日勘探后,再经驿站公文急脚上报,预计三日可达。」
「再宽裕二日,则估计九月十七日会有第一份回报。」
朱由检点点头,心中有些无奈。
这就是古代的通信速度,北直隶、山东这还是临省,真正做一件事,花在路上的时间都要十天半月。
也难怪此时效率低下,多数事情的周期都是按月来计的。
他对此暂时无法可想,点点头让高时明修正任务表后,就看向张瑞图。
「下一事,马草折银,此事进展如何?」
剥皮实草辟谣一下。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海瑞万历十四年二月十九日的奏疏中。
原文是「太祖初剥皮囊草,洪武三十年,定枉法八十贯绞之律。「
——
即明初有剥皮之法,到三十年,就废除了,变成八十贯绞之。
洪武三十年是什幺节点,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做《祖训》。
实际上剥皮刑罚是元朝就有了,到朱元璋祖训以后就废除了。
——
另一个关键的事情是,剥皮实草都会说把草人立在衙署旁边的「皮场庙」
结果所有地方县志都没提到有这个东西。官方史书会为尊者讳,地方县志也没有就不太可信了。
——
另外清朝也在这个谣言上推波助澜。
海瑞原意是「以前法很严,所以比较清廉,现在的法惩罚太轻了,应该加重一些。」。
清修明史在这个奏疏后多加了一句「谓今当用此惩贪」。就变成海瑞建议恢复剥皮实草……
海瑞是廉洁、是耿直——但他不是疯子啊!
史家的笔,杀人的刀啊。
——
古代正常旅行大概是50里/天,驿站公文式150里/天。
至于电视剧里常见的400里加急、600里加急、800里加急,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常用。
另外从北京到南京大约时间是30天,参照归有光《壬戌纪行》。
这章里金兰过去山东要10天,我总不能逼他400加急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