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场小小的争论,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交换着各自零碎的情报,将新君登基以来的种种举措,互相盘了一遍。

从第一次日讲的「孔子为何取仁」,到第二次日讲的「大明之问题为何」,再到这一次的「华夏两千年治乱循环」,一条清晰的脉络,渐渐浮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这位年少的君王,哪里心中有惑方才发问?

分明一开始心中便藏着一幅宏伟的蓝图。

如今的每一步,不过是将他胸中的丘壑,一步步引导、展现给天下人看罢了。

蒋灿是刚刚入京,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完整的脉络,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

「圣人谋国,如善弈者,落子无声,然则风雷已动。」

诸人听得此言,纷纷点头,干脆将会议章程抛之脑后,纷纷拿起酒杯,又共同浮了一白。

张溥始终不动声色地听着,举着酒杯相应,目光却在每个人的脸上流转。

差不多了,再聊就偏了。

他轻轻咳嗽一声,将话题拉回了正轨。

「诸位,闲谈暂止,我们还是按章程来吧。」

「按陛下所言,欲答时代之问,必先澄清时代之问。对于这『人地之问』,诸位可有见解?」

此言一出,亭中再次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激动、思索、跃跃欲试。

片刻之后,史可法当先站起,对着众人一拱手。

「这第一杯酒,便由我来领下吧!」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展示给众人。

书页已有些卷边,封面上写着五个大字——《皇明贡举考》。

众人顿时一阵疑惑。

这本书,在场的举子们来说,几乎是人手一册。

可它和「人地之问」又有什幺关系?

书中记载的,不过是科举的制度源流、历代进士的名录,以及历届会试的参考人数……

等等?!

会试人数?!

几个反应快的人,瞳孔猛地一缩,几乎是瞬间就意识到了什幺。

只有张名振和李若链这两位武举出身的,对此书不熟,还是一脸茫然。

史可法见状,哈哈一笑。

他展开书本,从夹页中抽出一张迭得方方正正的宣纸,而后「哗」地一下,在石桌上展开。

「诸君,请过来一看!」

那是一副这几日之中,诸生之间互相传抄的「折线图」。

此图虽然新奇,但原理简单,几乎一说就会,但自制的折线图倒是他们第一次看到。

横轴是「科次年份」,纵轴是「会试人数」,一条曲折的墨线,清晰地勾勒出了大明立国两百余年来,会试参与人数的缓慢变化。

这正是史可法所作的——《大明会试应试人数趋势图》!

张采第一个看完了全图,但他眉头一皱,立刻提出了疑问。

「不对。宪之兄,你这趋势,与陛下推演的人口增长并不完全一致。」

「按陛下的说法,开国至今,人口至少增长三倍,尤其越往后,增长越快。」

「可你这图上……开国初始增长极快,但到了中后期,增长反而平缓了。」

张溥却摇了摇头,说道开口:

「这个数据没错。」

「因为历年乡试的录取名额,皆有定额,它并非与人口增长完全同步!」

「国朝初时,战乱刚定,人心未附,是故应试人数增长较快。」

「但……但此定额,确实是慢慢增长的!过往未曾注意,如今看来……」

他擡头看向众人,语气竟也压不住那丝热切:

「这定额似乎与人口增长速度……并不相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