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冶啊,你忘了,如今的辽东督师,已经是孙承宗了。」
李国普一怔,「
随即恍然,抚掌笑道:「瞧我这记性,竟是忘了此事。」
他沉吟片刻,又将问题拉了回来:「那这降人,我等如何处置?接,还是不接?」
黄立极的目光落在奏疏上,眼神深邃。
「我以为,当接。」
他缓缓说道:「陛下前些时日,才令马世龙率六千精骑于口外寻机介入。其意,便是要打住后金往蒙古的这一条ù路。如今再看这乃蛮一事,可见建奴亦在发力。棋盘之上,对手已经落子,我等没有不接招的道理。」
他顿了顿,提出具体的方案:「可先将其安置于口外,划设牧场,严加看管。如此,
既显我大明恩威,亦可为屏障。」
「善。」李国普拿起朱笔,毫不犹豫地在票拟之上写下意见,「那我便以此票拟。」
写完之后,他却没有立刻放下,而是摩挲着笔杆,再次审视了一遍这份奏疏,擡头对黄立极说道:
「元辅,此疏虽非十万火急之边情,然我以为,事关国策走向,当定为甲级,立刻加急送往西苑,请陛下亲览。你以为如何?」
黄立极颔首道:「应当如此。」
说罢,便扬声唤来一名中书舍人,将这份刚刚票拟好的奏疏,交到了其手上。
「此疏加急,立刻送往西苑。」
西苑,兔儿山。
不过十余日的功夫,这里已然换了一副模样。
原本的翠绿的草地被开垦出来,露出了黑褐色的泥土。
上百名从宫外召集来的老农和役夫正在寒风中忙碌着,依照皇帝的旨意,将新开垦出的数十亩田地,分门别类,重新整治成上、中、下三种不同品级的田亩。
这是个大工程,尤其是在天气愈发寒冷的当下,土地日渐坚硬,挖掘起来颇为费力。
而在这一片繁忙景象的中央,有一块约莫一亩的田地,被木制的栏杆和粗绳单独圈了起来,显得格外不同。
地头还插着一块半人高的木牌,上面是皇帝御笔亲题的四个大字,只是那内容—有些古怪。
「QQ农场」。
高时明侍立在田边,脸上挂着温和微笑,静静地看着那个正在田地里忙碌的身影。
周皇后问过陛下,说是这几字读秋秋农场,开心得又亲手给陛下煮了面条。
高时明有幸,也分到了一碗,确实是手艺长进不少。
这古怪的名字,就和「认真殿」一样,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见陛下每起一个古怪名字,心情便会好上一分,高时明也就懒得去深究了。
只要陛下开心,叫「QQ殿」又何妨呢?
一旁的徐应元同样束手而立,他怀中揣着一份刚刚汇总好的名册,神情肃穆,静静等待着皇帝的传唤。
至于王体干,今日倒是不见踪影,想来是被陛下安排了别的差事。
田地里,朱由检正拿着一把长柄的竹扫帚,小心翼翼地为他的宝贝菠菜扫雪。
今日朝会之上,他意气风发,心中激荡着聚众成志、鞭挞天下的万丈豪情。
可退朝后刚一脚踏入认真殿,他便猛然想起一事。
不好!我的菠菜!
于是,他随便换下了朝服,便行色匆匆地赶来了这兔儿山。
好在,问过老农后,他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干雪疏松,只需将压在嫩苗上的积雪轻轻扫去,避免压坏了苗,其余覆盖在田垄间的雪,反而能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于作物过冬大有裨益。
终于,当他扫完最后一株菠菜上的积雪,这才满意地直起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迈步走上田埂,随手将扫帚扔给旁边候着的一个小太监,目光则转向了静候多时的徐应元。
「应元,」他拍了拍手上沾染的些许泥土,开口问道,「如何,勇卫营的考核结果,
可都出来了?」
徐应元快步上前,躬身递上怀中的名册,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回陛下,名单已经整理在此。按照您的吩咐,每一名队官的日常操训之分,月考文试之分,以及总分,都一一开具在册。」
「好好好!」朱由检接过册子,「让朕瞧瞧,朕的把总,到底会花落谁家!」
他翻开册子,只看了几个名字,眉头便顿时一扬。
这份名单有些出乎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