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人心·国乱思江陵
来宗道躬身而立,等待着这位年轻帝王的最后一个指令。
他记得清楚明白,今日礼部需办三事。
前两桩,一桩是定天下民心,另一桩是重立国朝之信。
那这第三件事,又将是什幺?
果然,御座之上的朱由检,在短暂的停顿后,淡淡开了口。
「其三——」
「——仍是人心之事。」
朱由检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
」我大明国朝如今内外交困,百弊丛生。「
「但难道是今天方才如此的吗?」
」过往之中,难道就没有出现过,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吗?「
只一瞬间,殿中各人全都意识到了皇帝所谈之人。
但——张居正不是已在天启二年准复原职,准予祭葬了吗?
这是要恢复其人谥号吗?
英国公张惟贤猛然擡起头,惊疑不定。
诸位大臣纷纷对视,不约而同放低了呼吸。
朱由检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没有理会,只是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有的,张居正就是此般人物。「
「一条鞭法,综核名实,整顿吏治,澄清寰宇。「
「是时,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然而,朱由检的话锋陡然一转,变得无比锐利。
「然其下场呢?」
」谋国不谋身,一遭身死,阖家被抄。「
「长子不堪刑罚,自缢而亡;次子充军发配,远戍烟瘴之地;三子投井未死,削籍为民!「
「一时救时宰相,到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从殿中所有文臣的头顶浇下。
那些方才还在为追赏旧功而心中激荡的官员,此刻只觉得心中微冷。
朱由检的目光如刀,扫过黄立极,扫过所有文官的脸。
」如今,朕欲起新政,国家更是渴求贤才。「
」朕孜孜所求之贤相,张居正是也。「
」但这世间贤才,在读到张江陵旧事时,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丝恐慌吗?「
「在座诸臣,为国办事,心中又难道没有一丝顾虑吗?「
「赏罚不明,则忠奸不辨;功罪不分,则人心思退!「
」江陵之事在前,纵使朕今日剖心以示,诸卿又如何能全然信服?「
黄立极嘴唇翕动,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想要说些什幺,或许是想为先帝辩解,或许是想表达自己的忠心。
又或许—只是想稍稍宽慰人心。
但朱由检只是轻轻一摆手,示意他坐下。
皇帝的视线,又转向了另一侧的勋贵武将。
」那幺,过往难道没有为国浴血的救时将军吗?「
殿中的气氛再次一变,勋贵武官们的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
朱由检感叹一声。
」有的,戚少保便是此般人物。「
「罢诸弊,练精兵,先平倭寇于东南,再压北虏于蓟镇,坐边十四载,边关俨然无事。「
「然其下场呢?」
朱由检说到此处,居然也忍不住代入了后世的感情。
竟然一时脱离了皇帝的身份,而语带悲凉:
「一遭贬谪,罢官归乡,贫病交加,困顿一生,到头来竟至妻离子散!「
」如此功臣,尚不能封妻荫子,保全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