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71章 权力的餐桌

武英殿中,气氛陡然变紧。

除了勋贵们略显事不关己,新政派有恃无恐外。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汇聚到了一个焦点上—一刑部尚书,乔允升。

这位东林元老,此刻正从队列中走出,身形笔直,宛如一株即将迎接风雨的瓜松。

前面的礼部人心三事,各位大臣已然领略了这位新君的气度。

也是真正相信了他的能力和信誉。

一哪怕这位新君,到现在还未真正发赏。

但是——

权力的餐桌上,谁能上桌,谁的碗里能多一块肉,这才是更为关键的现实。

否则,纵使大明真的迎来了中兴,纵使这位陛下封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与你一个被罢斥还乡的野老有何干系?

卧龙先生,也是出山之后才成的诸葛丞相。

若他一生困居南阳,终究不过是一介村夫,千百年后,谁又会记得他是谁尼?

这才是朝堂党争的底色!

这根本不是朱由检重立国朝信誉便能解决的。

—一甚至,国朝越有信誉,陛下越有圣君之相,这群人抢得也就越加激烈!

大明的党争,从万历年间一路贯穿至今,为的便是这餐桌上的方寸之地。

无论为名,为权,为利,皆须争之。

而京察与大案,便是这权力场中最锋利的两把刀。

(请记住 读小说上 ,????????????.??????超省心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京察六年一次,结果不过是罢默而已,终究有再来之时。

大案才是真正要命的手段。

案宗一定,道德就分,胜利者能够将失败者压得不能翻身。

万历年间有「两沈相争」,有「李三才之案」,有「国本之争」。

到后来更是直接牵涉内廷,而有「红丸」、「移宫」、「挺击」三案。

过程中诸党此起彼伏,虽有败落,却也还算体面,不过是谪居乡里,尚有东山再起之日。

可自天启四年,杨涟那一道二十四罪的惊天大状递上之后,党争便陡然酷烈起来。

汪文言案、杨涟案、吴怀贤案、周应元案、黄山案——一路下来,血流成可。

魏忠贤与天启皇帝,用最酷烈的手段,将整个朝廷的事权牢牢抓在了手中,顺者昌,逆者亡。

但只要这权力的舞台还在,争斗便永无止息。

东林倒了,阉党内部又有冯铨与崔呈秀之斗,有孙如浏与许显纯之争。

这桌上的蛋糕就这幺大,你多吃一口,旁人便要少吃一口,又如何能不争,如何能不斗?

朱由检高坐在御桌之后,将御座下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知道,在搁置了这幺久之后,自己对东林诸案的最终定夺,将再一次定义明堂的风向。

哪怕他已经反复、多次地申明过自己要树立的风向根本不在这里。

但这群老狐狸,在旧版本中斗了这幺多年,恐怕还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风向示!

也是他们纠结犹疑,等了这幺久的关键风向!

草,都是一群听不进去人话的倔老头!

终于,朱由检开口了。

「乔卿,你递上来的各案意见,朕都看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乔允升那张布满风霜的脸上。

「但你似乎一直没明白朕的重点。」

「朕求的是张居正,求的是戚少保,却不是要求什幺'众正盈朝」。」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什幺是正?什幺是邪?」

「个个都说自己是忠臣良将,做起事来却又都说是结党营私!」

「朕要相信谁?朕又能相信谁?!」

朱由检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位大臣的脸,话语一句比一句尖锐。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