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他们要逼孤,孤也不能坐以待毙。”

祭灶大典设在太极宫。文武百官、宗室亲贵齐聚一堂,气氛庄重。李治身着太子朝服,立在御阶之下,神色平静。

典礼进行到一半,按例该由太子宣读祭文。李治缓步上前,从内侍手中接过祭文,却并未立即宣读。

他环视在场众人,声音清朗:“今日祭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则,孤近日听闻朝中有人议论东宫之事,以为国本不安。”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长孙无忌微微蹙眉,似要开口。

李治不给他机会,继续道:“孤年未弱冠,母皇尚在壮年,此时议论太子妃人选,未免为时过早。且婚姻大事,当由父母之命,岂是臣子可以妄议?”

他目光扫过长孙无忌,语气转冷:“莫非有人觉得,陛下远在西域,便可越俎代庖?”

这话说得极重,几个原本准备附议的宗室顿时噤声。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误会了。老臣等也是一片忠心,为社稷着想。”

“好一个为社稷着想。”李治微微一笑:“既然如此,孤倒要问问,如今多地水患未平,山西一道饥荒待赈,这些关乎民生的大事,怎么不见诸位如此上心?”

他转向户部尚书:“王尚书,今年水患,赈灾银两、粥饭粮食可都发到灾民手中了?”

又看向工部尚书:“李尚书,黄河堤防修缮,进展如何?”

一连串问题,问得几位尚书冷汗涔涔。他们没想到,这位平日看似不问政事的太子,对朝中事务竟如此了解。

老张站在人群后,眼中满是赞许。这一手围魏救赵,用得恰到好处。

祭灶大典在微妙的气氛中结束。李治这番举动,既表明了态度,又展示了能力,让许多原本观望的朝臣刮目相看。

回宫的路上,老张与李治同乘一车。

“今日做得不错。”老张难得正经地夸奖:“不过长孙无忌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他们恐怕会从别处着手。”

李治望向车窗外飘落的雪,轻声道:“他们是要强顶裴家女儿来东宫了,难怪伯父叫我去约那崔琳。”

“我没这个意思,我就是觉得崔琳比较好得手,裴婉那人一看就是心眼子多的,你约她的话,不好得手。”

“啊?是这样的么?”

“是啊,不然呢?”老张手一摊:“至于那个小黑皮,这么说吧……我觉得你约她你得吃大亏。”

“为何?孩儿不解……”

“这有啥解不解,你见过哪家的小姑娘生抗一头百多斤的鹿啊?你这小胳膊小腿,她能给你生掰咯。再说了……”老张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你现在嫩的很,这种紧凑的小黑皮,你顶不住几个呼吸的,到时候反倒叫人笑话。男人是得要点面子的,你说是这个意思吧。”

“啊?”李治心头一紧:“伯父……孩儿没有这么不堪。”

“你懂个屁,她武将家出身,而且因你母亲的缘故,各家都把女儿往正路上引,她每日操练,体质极好,力道又大。只要暗暗这么一夹,你小子八成就要崩了。别犟,你伯可是过来人,就崔琳了。其他的不考虑,因为都没有崔琳好看,咱们出来玩呢,就不要有那么多负担,懂我意思吧?”

李治沉默,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