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就在这“一两银子”风暴席捲长安时,小武在外头替换了车驾,一马一车地驶入了春意初萌的长安城。

车帘掀开一角,小武望著窗外既熟悉又陌生的街景,听著隱约传来的关於宫宴標准和物价波动的议论,她沉静的眸中闪过一丝瞭然。

小武归京的车驾没有惊动任何人,径直从侧门入了东宫。李治早已等在院中,见到那抹熟悉的青色身影盈盈下车,他几乎是快步迎了上去,不顾周围还有侍卫內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

“师姐!”少年的声音里带著压抑不住的喜悦:“你终於回来了。”

小武的手被他攥在掌心,她抬眼仔细端详,许久不见,他眉宇间的稚气又褪去几分,下頜线条愈发清晰,只是眼底带著疲惫。她心中一软,反手轻轻回握了他一下,声音依旧平静:“路上积雪化得慢,耽搁了些时日,殿下清减了。”

“我没事。”李治拉著她往殿內走,挥退了左右,这才低声道:“就是这些日子,伯父走了,父亲来了……外面闹得厉害,我虽在宫里,也觉著不安生。”

小武隨他入內,目光扫过殿內熟悉的陈设,缓声道:“我在并州也听闻了些许风声。殿下不必过於忧心,有师父在。”

她语气中的篤定,让李治浮躁的心绪安定了不少,他引她到暖阁坐下,亲自给她斟了杯热茶,便將这月余来长安发生的种种,选妃风波、父亲归来、终南山之事、裴婉夜访、乃至最近那“一两银子”引发的轩然大波,都细细说与她听。

小武安静地听著,指尖无意识地在温热的茶杯上摩挲,听到紧要处,眸中偶尔闪过思索的光芒,却並未打断他。

直到李治说完,有些忐忑地看著她,尤其是提到崔琳与终南山之事时,声音不自觉低了下去。小武才抬起眼,目光清凌凌地看著他,没有他预想中的恼怒或伤心,反而带著一种近乎冷静的审视。

“殿下做得对。”她轻声道,“张相与师父的谋划,皆是老成持国之言。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殿下能稳住自身,因势利导,已是大不易。”

她顿了顿,语气微沉:“至於崔小姐之事……殿下年少,情之所至,亦在所难免。只是需记得,露水情缘易散,真心难得。莫要因一时欢愉,迷失了本心,更莫要授人以柄。”

她话说得含蓄,却字字敲在李治心坎上。他脸上发热又是惭愧又是感激,低声道:“师姐教训的是,我……我晓得了。”

小武见他如此,语气缓和下来,转而问道:“那赏春宴,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李治皱眉:“父亲定了调子,只能按一两银子的標准办。只是……届时场面定然尷尬,我亦不知该如何自处。”

小武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慧黠:“標准是死的,人是活的。师父只定了费,却未定菜式与形制。一两银子,若用在寻常酒肉上,自是寒酸。但若用在巧字与新意上,未必不能別开生面。”

“师姐的意思是?”

“如今春回大地,万物復甦。何不以此为由头,办一场尝春宴?”小武娓娓道来:“不尚奢华,只取时令。薺菜、春笋、河豚、刀鱼,皆是春日美味,价格未必昂贵,却胜在新鲜应景。酒水亦可选用清淡的春酿或是果子露。器皿不必金玉,可用素瓷竹器,更显雅致。宴间佐以春词吟咏、新茶品鑑,岂不比一味堆砌珍饈美器,更符合春宴本意,也更能体现殿下与民同乐,体恤农桑之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