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抬起眼皮,懒洋洋地坐起身:“来了?路上可还顺利?”
他目光在张柬之身上扫过,点了点头,“也对,你这小子肯定不会亏待自己。”
张柬之见到师父熟悉的神态,那点紧张立刻就散干净了,笑道:“师父说笑了。浮梁一切安好,张相让我代为问好。”
“他?他能有啥好问的,不骂我就不错了。”夏林嗤笑一声,随手从小几上抓了把干果塞给张柬之:“坐下说话。儿砸,你也坐。”
李治依言在旁边坐下,亲自给父亲和张柬之斟了热茶。
夏林打量着张柬之,忽然问道:“跟你武师姐碰过面了?”
张柬之接过茶盏,老实回答:“回师父,今日刚到,与师姐在回廊下见过一面。”
李治在旁边补充了一句:“俩人一见面就吵了一嘴呢。”
“我就知道。”夏林嘿嘿一笑:“跟你师姐是不是又话不投机了?”
张柬之略一迟疑,点了点头:“只是……略有些理念不同。”
“知道为啥让你来不?”夏林端起茶杯,吹了吹气:“你小子,学问是好的,性子也正,就是有时候太直,不懂拐弯。你师姐呢,心思是细,眼光是毒,就是有时候想得太深,容易钻牛角尖。治儿身边,既要有能帮他看清方向的,也得有能拽着他别走偏的。你俩一个至阳至刚,一个至阴至柔,凑一块儿才正好。”
李治在一旁忙道:“父亲,柬之兄今日刚来,您就说这些……”
“怕啥?”夏林瞥了儿子一眼,“都是自己人,敞开天窗说亮话。柬之,你记住,在这长安城里,明面上的刀枪好躲,暗地里的软刀子难防。你有你的坚持,这很好,但也要学会看人,学会借势。别学你师姐,有时候算得太精,反倒失了本心。当然,这话你也不用去跟她学,那丫头听不进去话的。”
张柬之默默听着,心中咀嚼着师父的话,这既是点拨,也是告诫。
夏林又转向李治:“人我给你叫来了,怎么用是你的事。不过我可提醒你,别指望他俩能和和气气,那是不可能的。有点争执不怕,怕的是底下人一团和气,把你蒙在鼓里。让他们争,让他们辩,最后主意还得你自己拿。”
李治正色道:“孩儿明白。柬之兄与师姐,皆是孩儿的臂助。”
夏林满意地点点头,又对张柬之道:“行了,别绷着了。在治儿这儿,该说就说,该管就管,拿出你在浮梁书院怼山长那个劲头来。”
说完之后他挥挥手,重新拿起那卷图纸,又恢复了那副懒散模样:“去吧去吧,我事还多的很呢。”
李治与他并肩走在回东宫的路上,轻声道:“父亲的话,柬之兄不必全放在心上。他与伯父,说话都是这般样子的。”
张柬之摇摇头,目光清明:“师父所言在理,殿下放心,柬之知道分寸,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