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武?”众将都是一怔。
“正是。”李治越说越觉得此议甚妙:“建设兵团需休整,禁军日常操练亦不可废。不妨择一地点,划定项目,让夏帅麾下抽调部分精锐,与我长安禁军公平比试一番。既可检验平日操练成果,亦可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夏林瞥了儿子一眼,见他眼中闪着跃跃欲试的光,心知这小子是想亲眼看看父亲麾下军队的真正成色,也想借此压一压长安禁军中可能存在的骄矜之气。他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可。项目你们定,时间地点你们选。我这边出三百人。”
见他答应得如此痛快,那几位禁军将领顿时兴奋起来,摩拳擦掌,纷纷议论起比武项目。
“步射、骑射必不可少!”
“角抵、负重行军也要比!”
“小队攻防对抗最见真章!”
“阵型变换、旗号响应亦是根本!”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建设兵团和长安诸卫。原本因劳作而略显沉闷的军营,瞬间打了一把鸡血。
兵卒们议论纷纷,无论是夏林麾下那三百尚未确定的精锐,还是长安禁军中被寄予厚望的健儿,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与期待。
那碗里比平日还多一勺子的大肥肉,似乎也成了比武前额外的激励。
比武,不再仅仅是争强好胜,更成了一场关于军纪、训练、意志、待遇乃至信念的无声较量。
夕阳将昆明池水染红时,夏林与李治踏上归途将工地上的喧嚣渐渐落在身后。
李治忍不住问道:“父亲,您觉得……比武胜负几何?”
夏林望着天边绚烂的晚霞,语气平淡:“胜负其实不重要。你的禁军傲慢啊,这要是在战场上可要吃大亏的,弱小不是生存的阻碍,傲慢才是。”
他顿了顿,眼角带笑道:“这比武来得正好。工业园区是文治,这比武,便是武功。一文一武,皆是锤炼。有些时候战斗的核心还真不是武器,而是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我就知道有一支军队,战损九成以上还有战斗力呢。”
“那跟铁人何异?”李治大为震惊:“当真有如此天军?”
“有啊。”夏林拍了拍儿子的脑袋:“你老子我就是从里头出来的。”
而这时李治迎着夕阳突然发现父亲的眼角居然也多了几道皱纹,这叫他心中一惊,因为记忆中父亲永远是那个笑眯眯的少年郎模样,可谁知这才多久,他便有了时光的褶皱……
暮色中,长安的军营因这突如其来的比武之议而变得有些躁动,所有人在劳作之余,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校场之中,大伙儿其实都在期待,就想看看这夏道生夏帅难不成是有仙法?短短时间内,他难道还能把同一个营走出来的弟兄操练成铁人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