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同于靠血脉世袭的勋贵,能够站在朝堂上的文官,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

尤其是一众阁臣,不仅都是诡辩高手,一个个还博古通今。

同他们进行争辩,各种历史典故,那是信手拈来。

哪怕没理,凭藉渊博的知识,也能说出花来。

稍有不慎,就掉进人家挖的坑中,而不自知。

「谷阁老言重了!」

「大唐覆灭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把责任归结到安南身上,未免有些牵强。

在征讨安南之前,唐王朝的皇都就沦陷了多次,江山社稷早就摇摇欲坠。

相比之下,我大虞朝就不一样了。

陛下雄才伟略,朝堂上贤臣猛将层出不穷,岂会畏惧一小小的安南。

等蜀地战事平息,朝廷的财政就会从赤字转向盈余,完全有能力重建交趾布政司!」

镇东侯的接话,一下子引爆了朝堂。

哪怕反应最迟钝的官员,经过这幺一折腾,此时也明白了过来。

看似是治理安南的方案之争,实则是文武之争。

首辅先发制人,抢在勋贵系巨头回朝前,准备先把其中一位踢出局。

自认为洞悉了本质,一众文官纷纷跟风下场。

转瞬的功夫,朝堂上就吵作一团,各种唾沫星子乱飞,就差上演全武行。

「肃静!」

「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像什幺样?」

「当自己是街头卖艺的,要比吆喝的声音大?」

「今天先到这里,首辅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永宁帝当即爆发道。

对皇帝来说,手下一团和气是灾难,可整天斗个不停一样是问题。

大虞朝的党争本来就激烈,因为利益的缘故,朝堂上大小派系经常混战。

不过那些文官内斗,都属于小儿科级别。

文武之争,才是最要命的。

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

对擅自挑起冲突的首辅,此刻他是怎幺看,都怎幺不顺眼。

……

「陛下,留下臣在最后,不知所为何事?」

群臣退下之后,万俊辉故作疑惑的问道。

「哼!」

「首辅,这是欺朕无知幺?」

永宁帝冷漠的质问道。

点燃战火容易,平息战火难。

文武之争一旦开启,后续局势会走向何方,谁也说不清楚。

文官集团影响力更大,在地方上有广泛群臣基础,可勋贵们也不是吃素的。

常规的斗争不是对手,架不住人家手中有兵,逼急了能掀翻桌子。

一般这种情况下,文官集团会拉拢九边将门,对勋贵集团形成制衡。

然而这种制衡,多是威慑性的,不具备实际意义。

总不能为了打击对手,就调集军队干一架。

调外兵入京,就算内阁敢下令,他这个皇帝也不会允许。

勋贵们最少是忠于皇帝的,就算闹腾也是和文官争话语权,又不是和他这皇帝争。

换成辽东那帮家伙,谁知道里面会不会出一个「大虞版的董卓」。

「陛下,您这是误会微臣了。」

「哪里有什幺文武之争,这就是单纯的政务分歧。」

「臣在此时提出这份建议,也是为了江山社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