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仅仅一份不确定的推荐,加上补充一个营头的兵马,顶多让勋贵集团跟着声援几句。

想要大家全力支持,必须有更大的利益。

“云总兵,你想要什么?”

万怀瑾缓缓问道。

江南士绅集团,诞生了大虞最多的进士,在朝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在民间同样掌控着学术标准,主导士林舆论的走向。

面对这样的敌人,肯定充满风险。

试探性出价失败,索性就懒得继续,直接将问题抛了过去。

“万大人,问题的关键,不在我想要什么,而是我身后的人想要什么。

您这次过来,也不是单纯的想和我合作。

一名南直隶总兵的份量,不足以令您如此冒险。

想要成大事,有些利益必须分出来。

勋贵系的要求不高,只要恢复之前的格局即可。

您别急着反驳。

没有足够的军事威慑,税款就别想收起来。

纵使把去年的拖欠补上了,今年、明年、乃至后年,还会拖欠的更多。

完不成税收催缴任务,您这位南京户部尚书,怕是坐不稳!”

云向文平静的回答道。

坦率的说,此时提出这样的条件,也是在拿捏朝廷的软肋。

勋贵系也不是铁板一块,除了京中那帮老家伙,还有年轻一代组成的少壮派。

这部分人在朝中的地位不算高,但基本上都是一线将领,掌控着勋贵系的嫡系武装。

名义上的领袖,是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李牧。

尽管李牧本人,从来没参与过串联活动,也不影响大家把他推出来当精神领袖。

毕竟,光一群总兵参将副将抱团,政治上还是缺乏牌面。

相较于老一辈勋贵,少壮派的政治主张,明显要激进的多。

大家对勋贵系在朝堂上的退让,表示了强烈不满,想要拿回之前失去的利益。

尤其是调任北疆前线吃土的将领,承受了欠饷的苦,在这方面表现格外激进。

朝廷财政匮乏,江南士绅又不想承担纳税义务,正好给了他们介入机会。

钦差大臣还在路上,云向文就收到了许多同僚的信,大家都在鼓动他搞事情。

无需担心后果,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大不了去南边投奔老上司。

江南士绅再怎么强势,也把手伸不到安南都护府。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念在袍泽之谊的份儿上,李牧都会为他提供政治庇护。

“你们的胃口太大了,就算我想答应,也要能做主才行!”

万怀瑾一脸无奈的说道。

他是钦差大臣,不是大虞皇帝。

即便为了个人政治利益,不考虑文官集团的感受,促成这次合作。

到了兑现回报的时候,他也没有能力完成。

最大的难题不是军队编制,也不是官职岗位,而是大虞朝的顽疾——钱。

几千部队的钱粮缺口,他坐稳了南京户部尚书的位置,随便挪挪也就出来了。

一下子增加十来万的军队,随便他怎么腾挪,都无法填上这个缺口。

朝廷催缴税款是为了填坑,不是制造新的财政窟窿。

调往北疆的勋贵将领,想要重回江南是不可能的。

没有骄兵悍将在前线顶着,北方大地就是北虏的猎场。

“万大人无需担心这些,您只要答应合作,后续的问题我们能处理。

朝廷想要保障南方的税收,就必须驻军弹压地方势力,恢复此前的编制势在必行。

财政上的压力,其实可以就地解决。

大不了让下面的官兵多辛苦一下,严查偷税漏税,那就什么都有了。”

云向文笑着说道。

少壮派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向江南士绅商贾要钱。

南方恢复了好几年,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没道理税收不上涨。

按照勋贵系内部的估计,江南地区每年偷逃的税款,不下一千万两。

严格执行税法,钱自己就出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