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个从上到下,都已经腐朽的帝国,不是简单的内部改良就能够挽救。

即便真要不顾后果的推动,那也得有皇帝的全力支持,才有一丢丢成功的可能。

可惜天不佑大虞,雄才伟略的君主没有遇到,瞎折腾的皇帝倒是赶上了。

本来还能延续数十年的国运,硬是在短短数年之内耗尽。

若非永宁十年的那场政变,大虞朝估摸着早被折腾没啦。

接管大权的内阁,责任心是肯定有的,但架不住历史包袱太重。

一心只想着维持现状,盼着熬过了这轮天灾,局势就会好转。

想法确实没错,如果身陷局中看不清未来,出于维稳的考虑,李牧大概率也会这么干。

怎奈小冰河时代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天灾不是短短三五年就能结束的。

各种天灾赶在一起,朝廷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尚有一线生机。

维持现状,无疑是在坐以待毙。

“夫君,江南局势若是失控,京师那边该怎么办?”

景雅晴忧心忡忡的问道。

玩笑归玩笑,烂摊子总是要有人收拾的。

江南局势失控,最终需要为此买单的,还是大虞朝廷。

哪怕只是部分地方士绅,同叛军搅合到一起,造成的破坏力也远比农民起义军大。

有这些人搞破坏,朝廷强行从江南催缴的税款,想要及时运回京师可不容易。

偏偏江南卡住了运河的源头,长江的下游入海口。

不把江南问题捋顺,南方各省的钱粮,想要送回京师只能走陆路。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绝路。

且不说沿途四起的叛军,光运输途中的消耗,就能把税粮吞噬七八成。

少了这三千万石的税粮补充,朝廷拿什么守护北疆。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京中局势,还是要看朝廷诸公的决策,为夫也左右不了朝廷的决策。

冒然掺和进去,只会讨人嫌。

在传递家书的时候,用你的名义通知公府和侯府,把事情的严重性说清楚。

若局势崩溃,可南下暂避。

安南会馆那边有不少商队护卫,可为他们提供助力。

记住此事务必严格保密,除了成国公府和镇远侯府核心成员外,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这条撤离路线,最多容纳数十人。”

李牧神色凝重的说道。

勋贵享受各种特权,同样也受到了多种限制。

想要举家出京,就必须获得朝廷的批准。

成国公府和镇远侯府虽然暂时沉寂,可终归是顶尖勋贵,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解读。

眼下的局势,朝廷是不会放他们南下的。

一旦消息泄露,要么满朝文武都跟着过来,要么一个也走不了。

朝中那帮达官显贵,可不是什么孤家寡人,随便一个背后都是一大家子。

并且这些人富贵日子过惯了,哪怕是在逃命,也不可能像移民一样住大通铺。

加上携带的财物,随便一家豪门,都得几条船。

船队有限的运力,根本不可能一次性把他们带到南方。

最关键的是这帮人,都是上一个时代的遗留,对李牧来说,属于负资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