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他人提出来只是挨骂,他这种地方大员提出来,那就要受到各方的猜忌。

自从曹操开了头,后面稍微有些沾边的,都会被人联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

即便南迁的地点不是安南,一样会被人强行解读。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对朝中之事,李牧一直很少插手,完全没必要此时把自己陷进去。

“夫君放心,我知道事情的轻重。”

景雅晴略显伤感的说道。

作为勋贵子女,亲眼目睹帝国的兴衰,却又无能为力。

内心的彷徨无助,不是外人能够体会的。

“放心吧,局势未必会那么糟。

从江南地区传来的消息看,官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足以弥补去年秋税的缺口。

只待把这些钱粮运送到京师,北方的局势就会好转。

为夫已经下令,让移民船队在途径江南的时候,顺路帮忙运输。

两广水师也分出了一部分过去帮忙,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运输压力。”

李牧开口安慰道。

帮忙运输是真的,不过相较于税粮,运力依旧杯水车薪。

受运河中断的影响,除了江南地区的秋税,湖广四川的税粮也搁置在了半道上。

两省的运送税粮的都是河船,经不起海上的风浪折腾。

云贵两省税款自给自足尚且存在困难,税粮自然是不用进京的。

两广地区同样不是产粮地,为朝廷贡献的主要是财政收入,而不是粮食。

这部分款项,目前协饷安南都护府用于移民安置,同样不需要进京。

福建的情况和两广差不多,自身粮食产量有限,税款主要以现银为主。

朝廷催的紧,早早就走海路送到了京师。

真正为朝廷提供钱粮的,实际上也就江南三省、湖广、四川五省之地。

得益于税制改革的红利,这些些地方不光贡献了大虞四分之三的财政收入,每年还能为大虞朝廷提供三千多万石税粮。

现在已经开春,算算日子春税也快要征收了。

全年的税粮运输压力,全部赶在了一起。

一艘大型远洋海船,顶多也就能装载一万石。

想要全部运到京师,最少需要数千船次。

这还是理论数字,实际上除了少数船舶,拥有这种运力外,大部分海船的真实载重量都只有几千石。

想要把这么多税粮全部运送到京师,光移民船队那一百多条船,估摸着要跑上两三年。

加上各地的水师,依旧是杯水车薪。

“废漕改海”迟迟没有实施,除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海上运力匮乏也是一个麻烦。

不光是大虞挤不出这么多运力,同时期的世界各国,都没有这么庞大的海上运力。

“百万漕工”是说法,并没有夸张。

为了运输这些税粮进京,运河沿岸每年都有上百万劳工,在为此而努力。

“嗯!”

“夫君放心,我没有那么脆弱。

只是想起江山社稷衰落,北方饿殍遍地,心中有所不忍。”

景雅晴擦了擦红润的眼睛说道。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