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打击大虞的需要,他们也没给义军扯后腿,反而同义军做起了买卖。
他们不出西域,陕西义军也对西域没兴趣。
总体上来说,双方关系还算不错。
“消息是真的,事情也很麻烦啊!”
“从西域打回中原,最佳选择就是从陕西一路打过去。
可现在陕西是盟友的地盘,我们若是在此时出兵,必然会引发冲突。
一旦义军自相残杀,那就替大虞解了围!”
左都将军邓二皱着眉头说道。
天下反虞势力,虽然不能算一家,但在对抗大虞的问题上,大家还是潜在盟友。
此时出兵陕西,留守关中的义军,肯定不会答应借道。
何况他们也不放心,把后路交给这些盟友,双方必然发生火拼。
他们内斗不要紧,可大虞朝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搞不好又给缓过神来,再来一波诈尸。
“嗯!”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兵者国之重器也,不可不慎。
派人继续搜集情报,待搞清楚大虞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再决定是否出兵。”
魏豪缓缓说道。
相较于下属们,他想打回老家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能够从一介江湖草莽,混到现在的位置上,本身就是赚了。
争夺天下,那是团结队伍的政治口号。
按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三五年之内不出兵讨虞,后面再想出兵就更难了。
除了跟过来的旧部,西域本土人士,也加入到了队伍中。
这些人没有入主中原的执念,刚刚经历了一场西域混战,一个个只想维系现状。
今天是旧部私下里聚会,才有这么多人想打回去。
倘若在朝会上抛出这个话题,反对出兵的声音绝对小不了。
作为一方势力之主,魏豪必须考虑内部的权力平衡。
……
南京城。
看着刑部递交过来的公文,粗略的翻了一下,李牧瞬间明白为啥勤王大军不受待见了。
客军祸害地方,不算什么新鲜事。
问题是六部再三严令,多次约谈军中主将之后,还是没有好转,这就太打脸了。
要么是故意不听命令,要么是主将无能,控制不住下面的队伍。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是文官们愿意看到的。
既然收复不了,那就索性抛出去。
反正李牧在军中的影响力如日中天,也不是几个杂牌总兵,就能够制衡的。
“诸位大人放心,本侯作为三军统帅,自当严肃军纪。
这些违反军纪的案件,回头本侯就派人调查。
哪怕延迟出兵时间,也要先整顿好军纪!”
李牧义正言辞的说道。
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原本他在考虑,用什么借口对勤王大军内部进行调整,机会就被刑部送上门来。
在政治规则体系下,《大虞律》就是最好的武器。
用朝廷法度严肃军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光明正大的摆在台面上。
在法律框架下,趁机清除异己,提拔亲信上位,也变得合情合理。
勤王大战结束后,这些部队回到各省,就是他安插过去的钉子。
地方衙门想不接受都不行,朝廷任免官员,轮不到他们说不。
“侯爷,犯不着如此,一切当以勤王为上!”
见李牧要搞事情,刚刚还一脸愤怒的刑部尚书安敬之,瞬间变了脸。
收拾这帮王八犊子,他自然是欢迎的,但绝不能影响勤王之战。
这么多军队聚集在一起,每天消耗的钱粮,都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战争期间的一应开销,全部都要南京六部负责筹集。
时间拖的越长,他们需要承担的压力就越大。
纵使南方各省的税款,滞留在他们手中,可以直接充当军费,依旧经不起战争挥霍。
二十多万军队北伐,可不光军队就行了,还需要抽调大量的民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