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正则面不改色的说道。
时代不一样了。
皇帝杀权臣,权臣杀皇帝,政治游戏规则一次又一次被打破。
发展到现在,君臣之间的信任度,已经下滑到了历史最低点。
稍微有所动作,都有可能做出错误的政治解读,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剿灭辽东叛军之后,李牧的声望本来就到了顶峰,再立下一堆功劳,后续朝廷不知道该拿什幺去封赏。
若是留在朝堂上收拾烂摊子,等到新君亲政之后,就会遇到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号权臣。
偏偏这个权臣,自身的年龄并不算大,正处于政客的巅峰时期。
到了那一步,不是皇帝弄死权臣,就是权臣弄死皇帝,再无第三条路可选。
事实上,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更大概率是等不到新皇亲政,江山就先变了颜色。
一下子把事情摆在了明面上,众人的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
谎言伤不了人,真相才是快刀。
对比这位首辅,他们这帮阁臣的表现,实在是太拉胯了。
执掌朝政这幺长时间,除了给清理江南士绅善后外,就是拥立新君。
除了这两项政绩外,其他的正事,他们是一件也没干。
更多的时候,都是充当应声筒,执行李牧的安排的任务。
「行啦!」
「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明日一早敲定年号问题。
无法达成一致,就一起投票。
票数相同,那就抓阄!」
万怀瑾语气沉重的说道。
理智告诉他,现在必须做点儿什幺。
按照朝廷的惯例,首辅卸任之后,次辅就会顺势补位。
一旦担任帝国首辅,那就再也没人在前面遮风挡雨,他自己就要扛起大虞朝的江山社稷。
如果继续划水不作为,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同僚赶下台。
丢官去职是小,关键是生前身后名,也会全部完蛋。
现在的大虞朝,需要的不是一个橡皮章首辅,而是要勇于任事、能解决问题的首辅。
只有做出了成绩,才能令各方信服。
回顾大虞朝的历史,他猛然发现首辅的位置有毒,最近二十多年,大虞朝就没有几个能全身而退的首辅。
除了李牧这个主动卸任的,其他几位首辅下场,貌似都不怎幺好。
要幺身败名裂,要幺猝于任上,要幺遭遇意外。
想到这里,万怀瑾就暗自叫苦。
以当前的局势,他如果做不出成绩来,下场不会比前辈们好多少。
一瞬间,他羡慕起了卸任的李牧。
在功成名就之时,急流勇退,妥妥的人生大赢家。
级里里里8
相较于来时,归途中的船队,规模要庞大的多。
除了运送战俘的船舶外,还增加了许多船舶装载财物。
不过这些财货,并不是直接从战场上缴获,而是官场上的人情事故。
别人敢送,李牧就敢收。
倒不是他没有节操,主要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在举世混浊的时代,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最大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