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虞官场上有一条俗成的定律,收了礼不一定是自己人,但不收礼的肯定不是自己人。

官员们贪腐成风,也不是什幺礼都收。

只有纳入了圈子,确定风险不高,官员们才会收礼。

没有找对门路,直接傻乎乎的上门送礼,只会被门房赶出来。

圈子文化,对李牧不适用。

身份地位到了他这地步,无欲无求实在是太可怕了,很容易被人当成王莽第二。

选择收礼,只是为了安百官之心。

效果非常明显,这场大戏一直演到落幕,都没有穿帮。

收了人家的礼,人家还感恩戴德,搞的李牧都不好意思。

幸好他没有选择留在朝堂上,不然后续搞反腐,都不好意思下手。

一想起抓了人之后,审问的第一条口供,就是向他行贿。

当御史拿着行贿证据,放在朝会上讨论,那画面实在是太炸裂。

现在无需担心,离开了朝堂中枢,行贿就变成了正常人情往来。

甭管是谁去查,最终都会这幺定性。

无论朝中各派,还是宗室王公,都不会允许他的名声受损。

如果有人瞎比比,那一定是污蔑。

望着前方的陆地,李牧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相较于前面几次出征,这一次算是时间短的,从出征到返航用时不到一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船队缓缓驶入港口。

「恭喜侯爷,勤王之战大获全胜!」

「尽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接下来本侯要检验你们的成果,要是没把地方治理好,有你们好受的!」

刚踏上陆地,就收到一众官员的祝福,李牧没好气的训斥道。

对众人的吹捧,尽管他心里很高兴,但面上依旧严肃。

理智告诉他,只要他稍微流露出一丝喜色,未来的面子工程就会越来越多。

在讨好上司的问题上,官僚们都是无师自通。

没有他们做不到,只有他们想不到。

「侯爷请放心,如果没有点儿底气,我们也不敢过来向你汇报。」

卫新之的回答,一下子化解了紧张气氛。

迎接变成了工作汇报,自然不存在拍马屁的问题。

这种圆滑的表现,不仅没令李牧心安,反而让他意识到整顿内部刻不容缓。

在过去的岁月里,安南都护府一直在高速发展中。

许多社会问题,都被经济高速发展所掩盖。

受制于人才匮乏,对官员队伍的建设,并没有严格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南都护府也建立起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早期培养的学子,此刻也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

建立科举制度呼声,在都护府内部,也日渐高涨。

「那就回去再说!」

李牧笑着说道。

整顿官场的问题,不是一拍脑袋能够完成的。

哪怕是出现了问题,对比大虞朝的官员,都护府的官员们依旧算得上尽职尽责。

别的不说,光看这些年的疆域扩张速度,就知道给官僚队伍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何况在大肆扩张的同时,安南都护府还在大肆移民,硬是没有发生大问题。

能够做到这一步,足以证明下面的人,还是用了心的。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