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果需要的话,还能改银本位为金本位,从金融市场上收割一波财富。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官府手中必须持有足够多的金银储备。

毕竟,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市面上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

在纸币被广泛接受前,依旧需要大量的金银在市场上流通。

自己开采是一个解决办法,通过贸易手段从外界获取,也是金银的重要来源。

在这种背景下,同西方世界的贸易,短时间内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工业时代,经济循环体系中各行各业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因为战争丧失了外贸出口,不光政府财政会受到冲击,国内初生的工业体系也会遭到重大打击。

如果战争持续下去,甚至还会影响银票的币值稳定。

哪怕去抢了石见银山,也填补不了这个缺口。

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东西文明之间的正式碰撞,最好放在帝国统一之后。

大统一政权和割据政权,抗风险能力是截然不同的。

尤其是在认同感上,安南都护府再怎幺牛逼,在百姓眼中也只是大虞帝国的一个外派机构。

一旦遭遇困境,那帮商贾们跑的飞快。

换成大统一帝国,情况就截然不同。

长期顶着天朝上国的名头,从士绅勋贵到商贾百姓,都有与生俱来的傲气。

欧洲殖民者,在大家眼中就是土鳖。

这种发自骨子里的蔑视,能够影响大家的信心。

人心只要稳住了,纵使和西方世界长期对抗,也只是短期正统。

大统一王朝只要内部不出问题,外部的压力再大,也动摇不了根基。

庞大的内需市场,能够消化掉出口中断,带来的大部分冲击。

要实现这个目的,先得让欧洲殖民者知道厉害,最好选择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双方干一架。

只有把他们打疼了,才会有和平。

事实上,南洋地区能够保持稳定,也是军事讹诈的结果。

欧洲殖民者能够获得大虞的情报,可不是他们情报部门多幺厉害,而是李牧故意让他们的知道。

当然,在具体内容上,还是进行了艺术加工。

他们搜集到的讯息,都是大虞帝国的纸面实力。

因为没有无法深入内陆,他们只能在沿海港口贸易,接触最多的就是安南都护府的军队。

在这帮殖民者心目中,安南都护府军队的战斗力,就是大虞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有了这样的先入为主,哪怕大虞境内发生内乱,他们也没敢趁火打劫。

错误的认知,让他们高估了大虞帝国的军事实力,为安南都护府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刚进入南洋的时候,欧洲殖民者们没动手,后面他们就算想开打,手中的实力也不允许。

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时间,安南都护府造军舰就和下饺子似的,几乎每个月都有军舰下水服役。

光南洋舰队拥有的军舰,就超过了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地区水上力量的总和。

尝到了甜头,李牧准备再搞一次。

利用缅甸战争,把欧洲殖民者引过去,在战场上给他们一个深刻教训。

纸面数据上的优势,终归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远没有亲身感受来的冲击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