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46章 貌合神离的联盟

年关将至,整座南京城都弥漫在节日的喜悦中,唯独朝政百官愁眉不展。

党争的升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最初大家跟着起哄,本质上是为了向内阁施压,希望能够分得更多的权力。

早在数十年前,江南地区就出现了限制君权的思潮。

在南方士林圈子里流传很广,只不过大家也就当一笑谈。

当时皇权正处于鼎盛时期,大家私底下吐槽几句还行,没人敢真给搬到朝堂上。

随着国势的衰落,情况渐渐发生变化。

指望代代诞生明君,祖坟的青烟冒干,怕是也做不到。

既然无法保证皇帝素质,那就想办法限制皇权,从而让帝国永续传承。

作为既得利益者,大家也可以跟着一起永享富贵。

永宁帝的瞎折腾,为这一中心思想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百官废帝之后,就有士子向内阁兜售「限制皇权的理论」,并且获得了部分朝臣的支持。

其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江南士绅集团。

如果一直国泰民安,让上一届内阁连续执政十几年。

到了皇帝亲政时,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清洗,没准那帮阁臣真能搞出「大虞版的君主立宪」。

勋贵系联合朝中各派,对江南士绅集团的打压,让这轮限制皇权运动走向底谷。

辽东军的造反,更是让「限制皇权运动」破产。

随着朝廷南迁,情况又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猛然间发现,现在大虞朝的局势,同之前的情况差不多。

同样是君主年幼,同样是内阁辅政。

倘若想要限制皇权,现在无疑是最佳的机会。

一旦等小皇帝成年,再想推动这一运动,那就不可能了。

况且内阁诸公,也有动力去推进此事。

如果能制定规则,削弱皇帝的权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朝堂上的辅政内阁众人,其次才是朝中百官。

毕竟,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皇权和相权的博弈,就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

想法是离经叛道了一点,可架不住里面蕴含的利益太大。

本以为是共赢的事情,结果推进到了内阁,却碰了一鼻子的灰。

倒不是几位阁臣坚决维护皇权,而是眼下的局势,根本不适合这幺干。

权力散出去容易,想要重新收拢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本来朝廷就有些压不住地方势力,倘若再打破了皇权的神圣性,就更拿地方督抚没辙了。

光赋予了官员们更大的权力,却无需承担相应的义务,正常人都知道这种玩法无法长期持续。

内阁的担心是从全局考虑,但对官员个体来说,明显不这幺想。

在他们看来一旦捣鼓出新玩法,把皇权关在笼子里,大家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无论怎幺贪腐,都不需要担心掉脑袋。

捅出再大的篓子,也能靠人脉关系运作解决。

凭藉先发优势编织起来的大网,只要大虞朝存在一天,他们的荣华富贵就享之不尽。

倘若某一天把帝国玩儿崩了,大不了换个皇帝继续。

用这套不完整的理论,忽悠开国君主有难度,但后面那幺多皇帝总有几个脑子不好的。

内阁不愿意冒险,让限制皇权派倒向了地方督抚。

一项重大政策的推动,除了走中央路线外,还可以走地方路线。

自下而上的改革,难度虽然大,可终归有成功的希望。

站在这些官员的角度看,他们觉得这项改革一旦成功,帝国将获得封建地主集团的大力支持。

眼下衰落的国势,将随着统治集团的重新团结,得以浴火重生。

至于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因为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大家还是选择性的看不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