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汤的声音落下,内殿顿时传出了混乱的声音,酷吏的「绝对」二字,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些被诛灭的豪门、大族。
「外甥,我冤枉啊!」
公孙贺与公孙敬声奔出了内殿,「算、告,不是姨父我的主意,我冤枉冤枉啊。」
刘据望着公孙贺,眼中晦暗不明,这位大姨夫,不是汉家之人,是义渠人。
义渠原是西北游牧部族的一支,现是汉属北地郡,他们曾建立义渠戎国,与春秋战国相始终。
秦昭王三十五年,秦伐灭义渠戎国,其众一部北遁,融入了匈奴,一部留在原地,规划为秦民。
义渠长于骑射,自古号为强种,入汉之后,一直是汉军骑兵的重要来源。
刘据、卫青、霍去病和大汉诸将亲卫中,不少人来自义渠。
在义渠人中,公孙一姓,是贵种,世代为将,公孙贺之父公孙浑邪在从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有功封平曲侯,后任典属国一职,负责处理大汉与周边各族往来事务,秩中二千石。
站在族群、父亲的肩膀上,公孙贺少年时以骑土从军,数有功,而大汉素来有笼络异族高门的习惯和政策,在孝景帝时,公孙贺入太子宫成了太子舍人。
太子刘彻甫即位,公孙贺就成了太仆,九卿之一。
太仆之位,既贵且幸,非极其亲近信任之臣不能得任,这是从高祖皇帝时期就形成的制度,一个好的太仆驾车,有时候真的能救命,汝阴侯夏侯婴便是如此。
少年从龙,青年附凤,与卫氏搭上关系,中年,也可以是终年啊。
「谁的主意?」刘据问道。
「博士,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