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常以老子《道德经》那句:「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来形容自己。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做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可以看见的形象,道幽隐而不可说。
一路的磋磨,狱吏、猪倌……他都以为是上天故意的磨练,终有一天,能看到百万雄兵、灯彩佳话。
这在他成为大汉首位布衣丞相后,感触越来越深。
那平阳侯府的海棠花,陨于苦水之中,又是上天怎样的磨练呢?
下辈子更好?
这未免太阴间笑话了。
刘据努力平复着心潮,望向张汤问道:「拿到证据了吗?」
「回上君,拿到了,也没有拿到。」
「嗯?」
「只拿到那两个海棠花的证词,密探想要更多的时候,却被平阳侯府的管家和花姑发现了,密探撤了回来,两个海棠花没能出平阳侯府。」张汤如实回答。
偌大的侯府,土地新政、海棠之死接连发生,人不是傻子,也在盯着府中的一切,注意到异常,立刻对绣衣直指御史密探进行跟踪,察觉到问题后,密探便借口出了平阳侯府,将线报送出,人也没有再回去。
随即平阳侯府加强了对海棠花们的管控,与普通奴仆分离开来,至于提供证词的两个海棠花,绣衣直指御史现在连她们生死都不知道。
假如是普通豪族,仅凭证词,张汤就敢搜府拿人,但平阳公主府,这点证据,是真闯不动。
太主、高侯、长公主,这代表宗室、功臣、卫氏三大势力,也是张汤面前的三座大山。
就在这时,绛伯禀告道:「上君,廷尉卿边通觐见。」
「宣。」
边通进入大殿,注意到丞相、御史大夫都在,怔了怔神,向着御座恭声颂圣道:「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何事觐见?」
「回上君,适才平阳公主府向廷尉署上报了府上一起婢女自杀溺死之事。」
张汤警觉,望向了边通。
「何以自杀?」
「父母双亡,性情而死,平阳公主府请朝廷封『烈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