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谁执政无关,是人心变了,太子夺走君父的权力,就是证明。
吾丘寿王默然。
情绪过后,刘彻胃口大开,吃喝得喷咂呼噜,声气大作。
他是没有那幺容易被打败的,即便被逆子断了辐重粮草,吃面饼、菜羹,他也要重回长安,执政当权。
眼前的艰难困苦,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再来一碗!」
圣令下。
吾丘寿王转身盛羹。
刘彻望向董仲舒,问道:「南阳郡恢复大治了吗?」
出巡是有「任务」的。
必须要在所到之地上下求索,向朝廷据实所书心得体会。
刘彻原以为自己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欢迎,膳食壶浆以迎天子,所谓体会,也将是他执政二十年的歌功颂德。
万万没想到,一出关中,就和匪盗、庶民「打成一片」。
天灾人祸,流民无数,更是让他无法接受,如果直接书写心得,那和罪己诏无异。
于是,解决了南阳流寇大盗梅免、白政之后,他就对南阳郡都尉王温舒下了严令,要尽快解决山贼流寇、肃清地方风气,恢复「路不拾遗」的「真实民情」。
南巡队伍只能一直在南阳郡待着。
「已见成效。」
董仲舒慨然正色,「王温舒得中护军梅免、武卫将军白政助力,如虎添翼,频频对南阳郡中匪盗出手,同时,王温舒还在郡内找出了无数私通匪盗者,从根本消除了匪盗的活路,现在的南阳郡中,山林匪盗几近绝迹,路不拾遗之景渐生。」
盛羹的吾丘寿王手一颤,差点把陶碗翻进羹罐中。
老师的回答对吗?
对!
但不全对。
王温舒、梅免、白政联手,的确重创了南阳匪盗,可也重创了南阳百姓。
为了治理南阳的治安,王温舒从郡中仔细挑选了许多果敢能任事、一往无所顾的人充当郡吏,
作为自己的爪牙,去督捕郡内「盗贼」。
而这批人以往都犯有重罪,只不过没有暴露,仍然逍遥法外而已,王温舒将此作为控制他们的重要手段,如果督捕「盗贼」有功,颇得王温舒满意者,无论以前犯有多幺严重的罪行,他都不加处罚。
但如果督捕「盗贼」不力,甚至有意回避或加以庇护的话,那就不但诛杀其身,还要灭其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