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百智
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张汤联袂觐见。
御案上。
摆放着张汤呈上的章疏。
所言之物,可以说新,也可以说旧,倒是有几分意思。
内容详情就一个,改变现有官员选拔制度。
基础是秦朝的「试吏制」。
在秦朝时候,朝廷要求地方官员根据民间舆论推荐吏员候选人,重点考察其人在当地声望和才干能力。
吏员候选人需接受县以上官员的目测和口试,考察仪态与应变能力。
通过初步筛选的吏员需经历一年左右的试用期,称为「试」,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称为「真吏」,不合格者则被免职。
而吏员入仕还有三个前提要求。
候选吏员需年满十七岁,部分职位,如「佐」要求三十岁以上。
需具备一定财产基础,贫困者如韩信即因「无行」被排除在选拔之外。
需掌握书写和律法知识,秦朝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律法学习是必修内容。
本朝高皇帝刘邦,便是通过试吏制得到的泗水亭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