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异端
寿数将终。
公孙弘对许多事物的畏惧心,一日少过一日,甚至当廷说出了一直以来推崇的儒家贤者。
学于儒,以孔子为贤是真,但不是所有儒者都以孔子为学习、推崇的目标,公孙弘便是如此。
承于儒家,立足公羊,崇于百家争鸣集大成者或儒家叛徒,荀况,后圣荀子。
之所以这幺说,是荀子在人性论、治国理念及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上,与孔孟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思想存在根本分歧。
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能。
而荀子则提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而有欲,放纵则争乱,必须通过后天礼法加以约束。
这一观点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动摇了「仁政」「德治」的内在人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