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封禅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受命然后得封禅。」
炎帝以来,无怀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等七十二王皆曾封禅。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
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理由是资格不够。
可以说,封禅泰山至少是齐鲁士人心目中一统天下的帝王所行的国家大典。
也就是说代周而帝的统治者必须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上天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如此理论起码成为了齐鲁大地共识,得到齐鲁士大夫的认同,寄托了他们渴望统一,渴望天下共主再生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
之所以在秦始皇帝成制,与秦室曾为东方诸侯国卑视不无关系,奋六世余烈,励精图治、蚕食诸侯、最终兼并天下,如果拥有天下后不发泄一下私愤、炫耀一下功绩,那这天下不是白打下来了吗?
厚积薄发,至秦始皇帝时,秦廷以十倍的热情注重形式上的炫耀,再加上「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军事本就是秦国统一天下的事业,于是乎,以天下共主身份祭祀天地的泰山封禅,自然而然为秦始皇帝所接受。
「上君,汉兴已八十余岁矣,天下艾安,九州一统,万民之属皆望太子封禅改正度也。」
张汤拳拳进步之心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