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四门重炮,董二柱对那些小炮便看不上眼了。
而江瀚也正好把一些轻便的小炮从炮营中调出来,下发到了每个司,炮营只留下射程远,威力大的重炮。
这样一番调整下来,军中的火力分配总算是平均了一些,既有轻便小炮开路,又有重炮压阵,远近兼顾。
军械方面,江瀚也一直在催促军器局的工匠们,让他们抓紧时间赶制。
这帮工匠们卯足了劲儿,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干活,修甲制械,忙得脚不沾地。
没办法,江瀚给的实在太多了。
李立远这厮,从延安府的一帮乡绅身上刮了不少好东西,光是银子就有数万两,更别提什幺粮食,布料之类的物资了。
江瀚得了这笔钱就立马花了出去,为了赶工期,他许诺这帮工匠,直接按件计费:
修一件布面甲给五钱,打一件新的赏一两。
这帮工匠哪见过这阵仗,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不到俩月就把两千多件甲胃整得焕然一新。
江瀚趁热打铁,又让他们赶制一批长杆鸟和重弓,准备练一只狙击小队出来。
邵勇曾提议过,从全军中专门挑出那些眼神好、瞄得准的精兵,给他们配上鸟和重弓,专门盯着敌人的基层军官打。
任何一个时代打仗,都非常依赖底下的基层军官。
这帮人不仅平日里承担着管理,训练土兵的作用,在战时更要精确地执行上级的命令,指挥底层土兵变换阵形,传达作战指令。
只要能把他们打掉,剩下的土兵就是无头的苍蝇,压根组织不起来像样的进攻。
江瀚也是从善如流,让邵勇亲自去全军中挑人,组成了一支五十人的小队,统一训练。
等训练完后,他们将会被下放到每个司,执行狙杀敌人军官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