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请大帅称王立制!
当听到朱燮元打算再次挖开都江堰时,即便是强硬如刘之勃,也不免有些犹豫。
「总督,此事是不是再议一议?」
「挖开都江堰非同小可,下游数万百姓该怎幺办?」
可朱燮元心意已决,他手上缺兵少将,实在是想不出什幺法子守城了。
回到南门后,他立刻叫来了成都左卫的指挥佥事何应雄,吩咐道:
「何指挥,我有一重任要交予你。」
「今夜子时,我希望你带队,领两百精锐潜出城池,去灌县挖开都江堰,以水代兵,淹退围城的贼人。」
「你是成都府的老人了,上次奢安之乱时,我记得也是你带队去的都江堰。」
「如今贼兵攻势凶猛,只有挖开堰口,才能挡住贼人。」
听了这话,何应雄有些犹豫。
只不过他的犹豫,并非是出于对下游百姓的担忧,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出城。
「军门,掘堤一事倒是没什幺问题。」
「可贼兵现在已经围住了城池,我就算带人出了城,也逃不过贼人探哨的眼睛。」
「就怕刚出了城,还没走几步就被贼人的大军给围了.」
可朱燮元心里早有定计,立刻开口解释道:
「何指挥不必担忧!」
「你带队从小西门出去即可,贼人不会发现的。」
「成都城周回二十六里,贼人就算有四万大军,也不能保证面面俱到。」
听到「小西门」这几个字后,何应雄恍然大悟。
这小西门是成都城一个极为偏僻的侧门,早已用砖石泥灰封堵多年,寻常人根本不会留意。
并且从城墙外面看,贼人也看不出任何痕迹。
就这样,何应雄领下了这趟九死一生的差事。
他在城头上点齐了两百军士,趁着一夜鏖战方歇、城外攻势暂缓的深夜,来到了小西门处待命。
子时,夜色深沉,何应雄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撬开了堵门的砖石,如同老鼠般一个接一个地钻出了成都城。
寒风裹挟着血腥味和焦糊气扑面而来,何应雄不敢怠慢,低喝一声:
「跟紧我!别走散了!」
在他的指引下,两百条黑影绕开了城外的军营,沿着荒僻小道,朝西北方向的灌县一路狂奔。
成都城距离都江堰大概六十余里,他们一夜急行军,第二天便能抵达都江堰。
一路无话,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和压抑的喘息。
正午时分,灌县地界已隐约在望。
何应雄一行人不做任何停歇,绕开城池,直奔都江堰而去。
当他们抵达鱼嘴附近一处关键堤岸时,何应雄看着脚下奔流的江水,把心一横,下令道:
「快!」
「就是这儿,给老子挖!」
一旁的军士们抡起随身携带的锄头铁锹,卯足了力气狠狠刨向坚固的堤岸。
「铿!锵!」的铁器撞击声在正午湿热的空气中传出去老远。
何应雄等人挖的热火朝天,可他们却全然忘了,都江堰附近是有村子的。
此时,堤岸附近万全乡的百姓们,已经三三两两地出现在田间地头。
耳边隐约传来的异响,立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个老农走出凉棚,循声爬上田埂,直起腰朝上游方向望了过去。
只见一群穿着红袄的官兵,正在河岸边奋力地劳作。
「那些兵痞在干啥子?」
见此情形,老农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朝着堤岸赶了过去,
当他凑近些仔细查看后,才发现这群官军竟然在挖掘河堤。
那老农脸色骤变,立马丢下手里的汗巾,边跑边喊:
「坏事了!」
「天杀的官军又回来了,这帮畜生又要掘开堰口!」
消息像野火一样在田间地头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百姓闻讯后立马放下农活,抄起手里的锄头从四面八方涌向河堤。
人群越聚越多,黑压压的一片,愤怒的声浪盖过了流水声。
何应雄被附近的百姓们逮了个正着,可他却不以为意,只是扭头朝着身边的一个百户吩咐道:
「王百户,你带几个人去,把这帮百姓赶回村子里去。」
「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出村!」
「要是有人胆敢阻拦,以通贼论处,格杀勿论!」
那王百户得了命令,丢下手里的镐子,整理了一番衣甲,带着几个亲兵,趾高气扬地走到群情激愤的百姓面前。
他一手按着腰间刀柄,一手指着人群,厉声喝道:
「吵什幺!识相的都给老子滚远点!」
「我等奉总督军令,掘河淹贼!」
「此乃剿贼平叛的军国大事,尔等速速退回村中,不得外出半步!」
「再敢聚众阻挠军务,便是通贼,按律格杀勿论!」
王百户唾沫横飞,派头十足,仿佛像是在驱赶一群碍事的牲口。
可他这番话说出口,非但没能驱散百姓,反倒像是冷水滴进了滚油,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放你娘的狗屁!」
「我看你们才是贼!」
一个壮硕的汉子赤红着脸吼道。
「天启年间你们就挖过一次堰口,老子家的田、屋全没了!」
「我爹就是那年饿死的,如今才过了不到二十年,你们竟然又打起了河堤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