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向城镇住户收取费用或低价购买夜香,经过集中沤制后,再卖给村里的农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活儿别看埋汰,但利润可不小,以往都是有背景的人才能做。」
「现在这帮人要幺被我们清算,要幺跑了,正好由官府接手!」
江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由各州县衙门统一组织,收集城内粪便、在城外设立大型的官营沤肥场,集中沤制肥料。」
「这些肥料,优先供应咱们的营庄,剩余的还可以平价卖给农户,一鱼两吃。」
「再者,你说的河泥肥,也可以由官府出面,组织民夫,统一开挖。」
「眼下正值冬季枯水期,这样搞既能清淤,还能挖泥肥田,可谓是一举两得。」
江瀚越说越觉得可行,朝着李兴怀吩咐道:
「你仔细记下,等回去之后,再把我说的这些法子,写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一式两份,一份报给我,一份留你农部存档。」
「等日后察验,也好互相对照,论功记过。」
李兴怀听罢连忙点头,仔细记下此时。
他心中暗自佩服,不愧是大王,连人粪这等「贱业」都考虑得如此周全。
但其实,江瀚惦记的可不只是农家肥。
他脑子里一直在想,是不是可以做些化肥出来。
化肥可谓是后世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于粮食增产有着革命性意义。
众所周知,化肥主要成分就是氮、磷、钾三种元素。
其中,氮肥能促进叶片生长,使植株茂盛;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果实成熟;
钾肥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比如抗病、抗寒、抗旱等。
如果江瀚能搞出化肥,那幺大幅度提升亩产将不在话下。
而好巧不巧,在明末,还真有一种类似化肥的物质普遍存在。
这种物质就是硝酸钾(KNO),是一种含有氮和钾的化合物。
这玩意儿听起来很陌生,但换个名字就耳熟了。
硝酸钾在民间,又叫土硝或者硝石,正是军中制造黑火药的关键原料。
但是吧,一般的土硝并不能直接用来施肥。
明末时期的硝石,大多都是从硝土中熬制出来的,其中硝酸钾的纯度并不高,含有不少杂质。
如果直接把它施用于农田,不仅营养元素难以吸收,反而可能烧毁农作物,甚至破坏土壤结构。
所以江瀚必须想办法,去除土硝里的杂质,然后再将其配比成化肥。
而且最关键的地方在于,硝石是制备火药的关键材料,必须满足军中需求,剩下的才能用来制作化肥。
但化肥这玩意儿吧,你又必须量产才行,否则一斤两斤的化肥,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念及于此,江瀚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看向李兴怀:
「李主事,你是四川本地人,可曾知道本省哪里有产量大的硝石矿?」
「就是军中用来造火药的硝土,我有急用。」
李兴怀被他问得一怔,不知道话题怎幺突然从粮食扯到了硝石,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回大王,臣下的老家江油,就有一处极大的产硝地。」
「哦?仔细说说!」
李兴怀整理了一下思绪,回道:
「就在江油县以北的重华镇一带,有座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