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大王,户部、礼部的赵主事,粮税司的李主事,还有工部庄大匠已在殿外候见。”

王承弼闻声,立刻知趣地起身:

“大王既然还有要事,臣下便先行告退了。”

江瀚点点头,起身亲自將他送至殿门处,隨后又將赵胜、李立远和庄启荣三人迎了进来。

见到汉王竟亲自迎送,三人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行礼。

江瀚也没有过多寒暄,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他首先看向李立远,吩咐道:

“李主事,如今四川初定,你的首要任务,便是釐清赋税,充盈府库。”

“你手下的粮税司,规模也必须扩大。”

“原先两曹一营的架构不变,但要在各府、州、县等地,层层设置粮税司下属机构,確保税赋能直接收归中枢。”

“上级的审计曹须严格监管下级帐目,所有收支要做到清晰可查,否则以贪腐论处!”

“最终匯总的帐目,必须呈报於我,並同时抄送户部核对。”

“两方检验后无误后,方可归档。”

李立远神情一凛,郑重应道:

“卑职明白!定不负大王重託!”

交代完粮税司,江瀚的目光又转向兼管户部和礼部的赵胜:

“赵主事,你身兼两部,礼部暂时可以放一放,但户部的职权需要重新明晰才行。”

“徵税一事,我已经交由粮税司专管,你就不用操心了。”

“你户部只需要负责监管和审计,替我把好关。”

“此外,对於户口、田亩这些核心数据,你们户部必须做到了如指掌,至少五年就要重新核查一次,不容有误!”

他顿了顿,补充道:

“户部作为掌管钱粮的核心部门,我对户部的期望,是想將其逐步改编成一个能挣钱,会钱的衙门。”

“今后其他各个部门,凡事要做什么事的,必须提前擬好预算,报由你户部核实后,在呈送给我最终用印。”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挣钱了。”

江瀚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庄启荣,解释道“这也是我今天叫你们二人一同前来的原因。”

“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今后该怎么开源生財。”

“我的初步想法是,工部需要独立一个司出来,专门製作精巧器物,然后售卖给各地的有钱人“此前,我在蜀王府里抄出来不少西洋自鸣钟,你们可以试著仿製,或者请教泰西来的传教士。”

“只要仿製出来,我转头就能让商队把西洋钟带到雪区,卖给那帮高原上的贵族。”

庄启荣听罢点了点头,只要不是什么太复杂的玩意儿,轻易难不倒他工部的能工巧匠们。

而一旁的赵胜思索片刻后,也接著补充道:

“大王,依我看,如今四川已定,那么盐铁的专营之利就必须牢牢抓在咱们手中。”

“四川一带井盐盛行,应当全部收归官有,设立盐官,统一发售,同时严厉打击私盐贩子。”

“至於铁器,那就要看工部的大匠们了。”

江瀚听罢点点头,十分赞同:

“有道理,盐铁专营是必须的,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但是,价格也要定得合理才行,毕竟百姓们吃不起盐可是会出事的。”

“你回去算个帐,制定一个统一价格。”

定下此事后,江瀚又看向庄启荣,询问道:

“庄大匠,你工部如今魔下有多少工匠?”

“各类作坊產能如何?”

庄启荣连忙拱手回答,声音洪亮:

“回大王,工部现有在册工匠八千四百余人,学徒两千余人。”

“其中,冶铁司独占四千铁匠,织造局有两千织匠、染匠;新设的琉璃坊有三百余人。”

“其余的像是木匠、车匠、陶匠等,合计还有两千余人。”

可江瀚听了还是有些不满意,摇了摇头:

“这个数量,对於一省之地来说,还是有些太少了。”

“我此前已经下令学部,在全川范围內广招各类匠人,並且还废除了明廷的匠户制度。”

“后续招募上来的工匠,由你工部负责考核筛选,择优录用,务必儘快扩大工匠规模。”

“还有一点,你们工部的大將们,个个都是手艺精湛,经验老道之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