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决定脑袋啊!”
高迎祥不仅暗自感嘆道。
江南的老爷们肯定会拼死保卫他们的天堂,而陕西的苦哈哈们,则盼著有人带他们闯出一条生路。
於是,高迎祥通知了马守应和张一川的各路义军,带著他们沿汉水西进,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汉中地区。
起义军顺势攻陷了石泉、汉阴两县,並在此招兵买马,暂时修整了一番。
此刻,摆在高迎祥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条,南下入川,寻找江瀚;
第二则是继续北上,深入陕北三边,补充边军精锐入营。
对於南下入川,军中有不少人都想走这条路,但高迎祥思前想后,总觉得有些彆扭。
去四川干什么?投奔江瀚吗?
现在不是崇禎二年了,他高迎祥也不是当初跟在王嘉胤左右,摇旗吶喊的副手了,怎么说也算是一方梟雄。
就这么灰溜溜地去寄人篱下,高闯王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万一自己不愿意归顺,被那江瀚趁机火併了怎么办?
退一万步说,就算人家看不上自己这点残兵败將,那他去四川干嘛呢?
指望別人施捨接济吗?
所以,高迎祥的心里还是倾向於第二条路,出汉中、入陕西。
闯王闯王,就是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来。
而高迎祥在汉中也得到了不少消息,那个最难缠的五省总督洪承畴,此刻正被罗汝才等人拖在山西,暂时脱不开身。
而新上任的陕西巡抚,好像是个叫什么孙传庭的,听说是从京师来的文官。
京师来的文官嘛,高迎祥也不陌生。
估计跟那个杨鹤差不多,应该也是个没本事的,不足为虑。
一个没打过仗的京官,能有多大本事?
看来陕西正是空虚之时,值得一闯!
下定决心后,高迎祥开始研究起了从汉中北上入陕的路线。
子午道、褒斜道、骆道、陈仓道,这几条蜀道都艰险异常。
像是骆道,这条路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峰,是路程最短,也是最险峻的一条道。
所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巔,讲的就是这条道。
陈仓道沿途山高水险,道路难行,但好列有连云栈道可以走。
可问题是,高迎祥现在根本过不去。
想走褒斜、党骆、陈仓这三条道,高迎祥就必须经过汉中府。
而此时的汉中府一带,明军早就驻扎了重兵在此。
当初洪承畴离开汉中时,特意在汉中府留了两路兵马,就是为了防止江瀚北上攻打汉中。
以高迎祥现在这点残兵败將,想要去硬啃汉中,无异於以卵击石。
正在高迎祥一筹莫展之际,军中有人向他指出了第四条路一一子午道。
子午道很出名,就是汉末三国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中所规划的路线。
从这条道北上,可以完美避开明军重兵把守的区域,直抵西安城下,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问题是,子午道向来以险峻荒凉著称,沿途除了几个村镇,大军几乎没有任何补给地点。
这条道当年诸葛丞相都不敢走。
高迎祥站在子午镇谷口,望著眼前豌曲折、穿行於秦岭深处的小道,心里直发忧。
可高迎祥现在也没什么办法,魔下几千人马要吃饭,他必须要动身了。
呆在原地发展是不可能的,由於连年天灾兵祸,汉中早就不是当年的金甌玉盆、秦巴小江南了。
而向西走有明军把守,东边又是原始森林,此时的高闯王颇有些进退维谷的味道。
正当他为此犹豫不决的时候,闯军进入汉中的消息,已经被潜伏在汉中的邓阳,火速送回了成都府。
邓阳本来是不管想这档子事的,可汉中的瑞王朱常浩咋咋呼呼的,一个劲儿的要求驻守的明军东进,歼灭高迎祥这伙人。
汉中知府王在台对此也颇为意动,想出兵剿灭高迎祥等人。
无奈之下,邓阳才派出了信使回成都,想请江瀚定夺此事。
而此时的江瀚也没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