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你千万不要自责。」

谭明光微笑道:「这件事原本就是郑推官办的不妥,大家为你接风洗尘分属应当,但不该请来那幺多风尘女子弄得人尽皆知,对你的官声影响不好。不过他亦是好心办了错事,还望贤弟莫要见怪。」

像他这样久经磨难的老官僚,自然不会轻易留下话柄,主打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谁都不会得罪。

薛淮亦笑道:「下官明白。」

「既然你来了,我们就聊聊往后的分工。」

谭明光显然不愿深入那个话题,继而道:「按照朝廷规制和吏部的章程,愚兄总领本府一切事务,在你到来之前,由刘通判、郑推官、胡经历、乔照磨和徐检校等人协助料理府衙政务。如今景澈贤弟来了,愚兄欢喜不尽,终于盼来一位得力臂助,往后定能使得本州物阜民丰。」

「府尊谬赞。」

薛淮冷静地说道:「下官此来便是请府尊厘定权责。」

「好说,好说。」

谭明光略作沉吟,徐徐道:「以愚兄之见,经历、照磨、检校等人各司其职,推官专司刑名诉讼、覆核案件,通判分管赋税、徭役、文书诸事,贤弟则负责统管他们,如何?」

薛淮微微一怔。

这倒不是他故作姿态,而是依照常理而言,统管这些属官原本是知府的权力范围。

虽说这不代表谭明光就失去了对应的权限,只是给予薛淮一个名正言顺撬动府衙格局的由头,但是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主官十分少见。

仿佛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谭明光更进一步道:「除此之外,贤弟还要分管水利、盐务、漕运和粮储诸事。」

「这……」

若说先前薛淮好歹有些心理准备,此刻真的是面露惊讶。

谭明光所言四项政务乃是扬州府的重中之重,水利关系到境内江防安危,粮储关系到百姓民生稳定,至于盐务和漕运更是扬州赋税收入的大头。

简而言之,谭明光这是将府衙大权拱手相让,若是薛淮心黑手狠,完全可以直接架空这位府尊大人。

望着中年男人面上和煦的笑意,薛淮觉得这或许也是对方的试探,因此谦逊地说道:「府尊如此信任下官,实令下官感佩莫名,只是下官年轻资浅,能力多有不足,岂能担此重任?还请府尊斟酌一二。」

「贤弟莫要过谦。」

谭明光摆摆手,情真意切地说道:「你是国朝历史上最年轻的探花郎,先有薛文肃公的言传身教,后有大司空的倾囊相授,单论才学胜过愚兄远矣。若说以前你还缺了几分历练,这大半年来你取得的成就足以令人心服口服。所谓能者多劳,贤弟既然胸怀抱负,岂能踌躇不前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