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大明是必然要迁都的,而李氏必然要随之北迁,尤其是日后复爵,子孙繁盛后,定然极多,若他的坟茔留在南京,那日后每逢祭祀,都要乌央乌央的往南京跑,太过于费事。
须知就连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的陵墓,都因为在南京的缘故,很多时候皇帝都派遣大臣前来祭拜。
其三,虽然李祺不确定朱棣会在何时准备迁都,历史上是永乐十九年,这一世定然不会等到那时,但无论何时,即便应天依旧是京城,但朱棣是不住在南京的,大多数时间都由太子在这里监国。
朱棣将五位塞王内迁之后,防御蒙古的职责就落到了他一人肩上,北征是必然之事,一旦运河疏通,他立刻就会迁都北京,那时北京就会实际上承担京城的要务。
既然如此,那他就直接把自己的坟茔定在北京即可。
南京有明孝陵,李善长也在这里。
北京从朱棣开始的十三陵,李氏的祖坟恰好从这里开始。
两代大孝子,正合其时!
这些原因李显穆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他只是温声道:「父亲大人曾推算过,顺天府乃兴旺李氏之所在,他老人家生前就已经为自己选定了墓地。」
张婉毕竟年幼,真的就信了,震惊道:「先伯父真是厉害!」
张辅和张氏见状颇有些忍俊不禁,李显穆虽然只比张婉大六岁,可双方的心智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一想到这幺优秀的人,未来会是他的女婿,纵然是张辅,心中也不禁升起一丝得意。
最⊥新⊥小⊥说⊥在⊥⊥⊥首⊥发!
「婉儿,过来。」
张婉闻声往张氏怀中扑去,李显穆则沉稳的与张辅交谈着朝中之事,这般沉稳,愈发让张辅欣赏,又想起家中的不肖子弟,竟无一人能望李显穆之项背,一时有些叹息。
待李显穆从新城侯府离开,而后返回公主府后,又是数日,沉重的棺椁由力夫擡着从公主府离开,转而向码头而去。
此行北去两千里,元朝时修的京杭大运河还不曾全部疏通,走一段水路后,就要走陆路,到了北京时,怕已然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
护送棺椁的护卫有许多,李显穆则坐在最靠近棺椁的马车中,见山水、日暮、寒冬、白雪,越往北走,那苍茫凋零之色,便越是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