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黄淮如今愿意站在你这边,甚至能够将其拉入心学阵营的话,那日后局势便能掰过来一大部分,但是胡广不能再入内阁了,否则王艮的精力又要被胡广牵制。
阁臣的位置抢手程度如今甚至仅次于九卿,和侍郎都在一二之间,王艮万万不能有失。」
过去的朝代政治争斗抢的是相位,大明抢的是九卿之位,自当今皇帝愈发重用阁臣,甚至在给阁臣的赏赐中,比照尚书的待遇后,阁臣的位置就越来越重要。
而且成为阁臣远比成为九卿简单,九卿那是要功劳一步步升上去的,阁臣本质上是正五品的官,要求低多了,王艮这种只做了三年翰林的新贵就能入阁。
李显穆沉吟后突然问道:「胡广在迁都之事上的立场是什幺?」
解缙亦沉吟道:「按照胡广的性格来看,他必然是会附和陛下的,但现在还真说不准,可能会表示中立,既不得罪皇帝,又不得罪派系。」
江南三省的士人是最反对迁都的,黄淮有顾虑,胡广怎幺可能没有顾虑呢?
李显穆脸上现出几分玩味的笑意,「不站队的确是种躲避的方法,但不是什幺时候都能成功的。
若是他必须要表态呢?」
解缙只觉一道灵光闪过脑海之中,他立刻意识到李显穆在说什幺,有些兴奋地说道:「若是他同意迁都,那他就会失去江西人的助力,若是他不同意迁都,那他就会被陛下所厌恶,失去进入内阁的可能性!」
「可他怎幺会表态呢?除非陛下亲自问,若陛下愿意亲自问的话。」
「不必!」
李显穆大手一挥道:「叔父难道这幺快就忘记了,方才我让介庵公去做什幺?
马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我要上书皇帝,请求立刻迁都!
我亲自拿着奏章去请胡广在上面署名,倒要看他签不签这个名字!」
解缙一想到那个场景,就想笑,李显穆这一招简直是绝了,直接亮剑,把他逼到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境地,而无论他签、不签、还是犹豫,都不行!
签就失去人心,不签就失去圣心,犹豫不绝则是首鼠两端,同时被厌恶。
「胡广之路绝矣!」
解缙真是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万万没想到竟然这幺简单就能终结掉胡广,那其他人是否可以以此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