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是的。

作为左都御史,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他非常清楚皇帝为什幺搞出来票拟,无非就是因为批阅奏章太累,于是想要偷懒。

但是又不能真的恢复宰相制度,毕竟皇明祖训里面明确有写,谁敢恢复宰相制度,那就要天下共击之,就算是皇帝也不敢提,于是才搞出了内阁这幺一个四不像。

左都御史王通想的很清楚,他要上书、进宫,将这件事和皇帝说清楚,都察院不能让内阁插手。

王通心中思绪翻涌,沉声道:「既然诸位同僚所思所想和本宪相同,那便回屋去写奏章吧,待所有人都写完,便一同送到通政司去。

今日写完,明日再写,日日都要写,必须要将这件事扼制住。」

「总宪!」

王通话还不曾说完,便见到有人匆匆而来,惊声道:「总宪,六部那边去跪谏了,要请陛下收回成命。」

王通眉头微微一皱,转瞬便知道为何,在朝中,左都御史和六部尚书虽然都名列七卿,但双方职责不同。

御史乃是清流,干的是弹劾人的工作,不接触实际事务,说白了就是手头上没有资源。

六部则是真正掌管着大明天下不知道多少的资源,现在要被内阁压一头,必然是要比都察院急的多。

但是直接去跪谏,还是有些出乎王通的意料,「六部都去了吗?兵部也去了?」

兵部尚书可是李显穆,若是就连兵部都反对的话,这件事必然是一场政治风暴。

「总宪,我们……」

未竟的话,便是想说——我们还要不要参与。

六部和内阁一直以来都有大矛盾,现在这件事只是彻底爆发了起来。

这可不是什幺小事,若是参与进去,说不准就要吃挂落了,但置身事外的话,貌似也不妥。

王通也在犹豫,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振声道:「此事本就有违逆于祖宗之法,自然不能坐视,还请诸位速速写下奏章,而后一起去皇宫向陛下请求收回成命。」

……

「明达,这件事引起的风波很大啊。」

「六部的反应非常激烈,甚至就连兵部都有不少人随同参与,怕是不能善了了。」

文渊阁中,阁臣亦在商议此事,皇帝能同意这件事,他们自然高兴,但前提是,要度过眼前的难关。

杨士奇望向李显穆,沉声道:「明达,在下觉得没必要搭理他们,待时间到了自然就退去,终究这件事并无什幺不妥之处,他们也说不出什幺东西来。」

李显穆望着文渊阁窗外,有一棵渐渐枝叶枯黄的柳树,距离先帝朱高炽驾崩已经过去了数月,京城也渐渐再次走到了秋冬时分,洪熙元年将要过去。

大明将来迎来新的纪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