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所以灾难的影响不大,于是皇帝也没有太过于在意,此事竟然不了了之。
但李显穆心中一直记着此事,毕竟他是最清楚的,若不是他提前有准备,那次黄河决堤,必然造成流民遍地。
于是一直都在暗中调查。
如今他再次清查当初黄河决堤之案,便是要趁热打铁,在甘肃案后,向世人彰显另外一个事实。
反贪司说查谁,就查谁!
而反贪司握在他李显穆手中,屁股底下不干净的,怎敢和我作对?
威胁、恐吓。
手持利刃,而傲然于群臣之上。
对外所传,是有人举报,言称当初黄河决堤乃是人祸,而非纯粹的天灾,整修黄河大堤的资金被贪污挪用,才导致黄河大堤的质量不过关。
亲自办了甘肃假冒赈灾案的于谦,再次被派到了河南,主持这一次的两省黄河大案。
开封府。
一群反贪司官员肃然立在河南反贪司衙门院中,所有人皆是黑红官袍,威严肃穆,拢在袖筒之中的手,紧紧握着一支令箭样式的牌,擡头聆听总理河南、山东两省反贪司主官于谦的训言。
经过查办甘肃大案,再加上李显穆上奏皇帝,对他特意拔擢,他已经荣升从三品,正式步入大明高级官员的行列。
这一次的加恩拔擢,便是为了让于谦能有足够的身份来主持黄河贪腐大案,算是贷款拔擢。
之后数年之内,于谦是不会再往上升了。
但这也已经足够荣耀。
其仕途之冉冉,如天上之明月、如高山之蒸腾,是常人所不可望亦不可即的,当真应了一句,朝中有人好做官,若是此人还是吏部尚书,那升迁起来,简直如同坐火箭。
于谦环视着院中下方一张张年轻的面容,只觉满是朝气,反贪司有股年轻的韧性,是他曾经在任何衙门之中都不曾见过的。
每次身处其中,于谦都是更深刻的理解到师叔曾对他说过的那句话——「反贪司要选择年轻人,要重用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有理想、有热血,对官场的条条框框还没有彻底熟悉,是打破那些陈旧的唯一人选。
日后你在反贪司中,要学会运用这种蓬勃的如同旭日初升的力量。」
在拔擢他之前,师叔李显穆找他谈话,说了对他的安排,于谦记得自己当时有些踌躇,「师叔,我会不会升迁太快,使人不满,乃至于说师叔任人唯亲。」
他永远记得当时师叔负手感慨道:「这世上从来没有什幺拔擢,只有任人不当。
拔擢你,是因为拔擢你对国家有利,黄河大堤之事,涉及到河南、山东两省官吏,以及工部其中的许多人,你去办这件大案,稍有不慎,就会死在途中。
这可不是去混功劳,是要拼命,这可不是谁都敢去的,也不是谁都有勇气把黑暗掀个底朝天。
你以为那些人会留着帐本让你去查吗?
早就在一次次的『意外失火』之中,消失的一干二净,能查的出来是你的本事,查的出来还能将这件事完完整整的汇报到京城,是大本事。
你把这件事办成了,自然就不会有人说什幺,就算是将牙打落咽到肚子里,他们也只会称赞皇帝陛下和我,有识人之明!」
于谦记得师叔顺着那条波光粼粼的河缓缓向下流走去,在柳树畔,有万条柳枝垂落在他的肩上。
最后的声音传到他耳中——「去做吧,那些无辜死在黄河决堤之中的百姓,等待着复仇,已经很久了,你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