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在他脑海中不断萦绕。
师长的期许、皇帝的信重、无辜死去的百姓,以及这个苍茫世道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他曾经读书时,对着李忠文公画像,所立下的清平世道的大宏愿。
此刻都在他的心中激荡。
他甚至猛然间感觉肩膀一沉,他回想起师叔说过的一句话,「当你感觉肩膀上沉重时,那便是有担子压了下来,我的肩上时刻都是沉重无比,因为那上面有大明两京一十九省,你的肩上……」
朗朗干坤、道道青天,秋日的太阳照在所有人脸上,于谦背对着太阳,脸上是黑暗,可他的眼睛却无比明亮,可他的声音却嘹亮如歌,他高声、大声、振声,「我们的肩上,有河南、山东的数千、万计冤魂,以及数百万生民百姓的期望。
谁在黄河大堤中贪污?
谁在其中做了硕鼠?
谁在其中钻了蚁穴?
谁是导致黄河大堤不能发挥效力的罪首?
谁是大明的蛀虫?
谁一手遮天,让太阳的光也照不进这片王土?」
于谦连声沉声大喝,院中一众反贪司官吏,皆群情激动,齐声鼓掌喝彩,喧嚣之声,简直要掀翻整座院子。
「无论他是谁,皆要伏法,无论他是谁,皆要沉寂,无论他是谁,皆要授首。」
「我临行前,曾拜见过元辅,元辅问我,可将远行的东西皆备齐了?
我回答说:『回禀师叔,东西家中都备好了,只有几件换洗的衣裳,其他不必准备。』
元辅却慨然道:『你还少带了一件东西。』
诸位可知道元辅说我少带了什幺?」
院中众人皆疑惑的对视,自然无人知道,于是皆望向了于谦,等待着他给出答案。
于谦带着深深的感慨,缓缓沉声道:「我疑惑问元辅,『师叔所言是何物?还请示下。』
元辅道:『你少带了一口棺材。』」
轰!
这句话将院中所有人都炸翻了,谁都没想到竟然会是这句话,这淡淡的一句话之中,带着何等意味啊?
竟然让权倾天下的元辅对自己的师侄说出这句话来!
「元辅之意何解呢?带着棺材上路,岂非便是告诉我等,此番前来河南,清查河南之事,便是要抱着决死之意吗?
愿以己身之血,求一个清白光正!
诸位,可有此大愿乎?」
在沉然的寂静后,又是一阵掀翻一切的欢腾浪潮,而后是震破苍穹的应声。
一道道、一句句,皆是愿从之音。
外间瞧着这一幕的河南本地官员,有些人只觉肝胆俱裂,心坏畏惧,他们从来没见过反贪司这样的衙门,也没见过反贪司中这样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