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良臣
冬麦比春麦早收很多,当时间进入农历四月后,黄淮省的劳动力就开始朝着南方汇聚。
四十七岁的李唐卿坐在马车车厢里看报纸,不时地抬起头看看外面的道路。
在马车前后是大量黄淮省的麦农,有男人也有女人,还有不少七八岁,十多岁的小孩子。
超过一万人的队伍正在朝着七百里外的信阳出发。
走到中午的时候,众人在一条河边休息。
李唐卿从车子里出来透透气,又看着附近的人群,大量的男人女人以百户为单位聚在一起吃饭喝水,也有男人女人去更远处方便。
小孩子则是随地就解决了。
车队绵延五六里地,除了走路的人之外还有大量装载着农具工具的牛车马车。
不少男人的武器随手携带着,刚发的锄头镰刀都可以用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李唐卿四处看了看,朝着前面走了两百多米,看到了一个文人打扮的中年人,约莫三四十岁。
男人看到李唐卿,客气道:“老先生也是去信阳的?”
李唐卿走过去,微笑说:“是,跟着一起去收麦。”
男人说道:“我是徐州人,柴伯施,以前是徐州的通判,看老先生也是一个读书人吧?”
通判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
这是一个权力很大的官职,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官员,如果知州不法,通判可以奏告朝廷。
李唐卿客气道:“我是淮南人李唐卿,武朝元年冬时和家人一起过来洛阳避难,满打满算也有了一年半的时间,如今在洛阳城担任田曹一职。”
田曹主农业生产。
两人都是山农国的农业官,如今也都是去信阳做事情。
柴伯施笑道:“李先生请坐,二四万队里一万多人,我们许多人都在一条线上一年半载了,今日却第一次见面,来,吃些果子润润喉咙。”
柴伯施附近的女人打开包袱,将携带的鸡蛋蒸饭还有几个果子放在了布上。
女人又拿出酒坛子,给两人倒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