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风收拾心情,停下动作,扭头看了过去,道:「都是父亲与好友、学生、旧僚书信往来中提及的,妾互相印证,从中提炼,能写在这里的都没问题。」
王衍门生故吏、好友旧识遍天下,书信往来极多。
王惠风从父亲的书信中摘抄出一条条有用的信息,然后互相印证。
能交叉证实的就当做可靠信息单列。
相互间有些矛盾的,另列。她再结合各种消息,自行推测,还把推测结果写在一旁。
这情报提炼能力真的很强,情报来源也十分强大,很多内情都不是你派商队、开商铺能收集到的,因为层级不够。
老登是真的厉害,名气够大,获得情报的能力极强。
「原来如此。」邵勋点了点头,继续看着。
王惠风收拾心情,见他看完,递过另一张纸。
「字真不错。」邵勋赞道:「若有暇,可否教我练字?」
「妾不擅长楷书。」王惠风摇了摇头。
不擅长吗?未必。只是下意识避嫌罢了。
「哦。」邵勋失望地点了点头。
王惠风见得他表情,心中复杂,一时间竟有些纠结矛盾。
「你推测匈奴与鲜卑又打起来了?」邵勋突然问道。
王惠风猛然惊醒,定了定神后,解释道:「刘聪自关中抽回了万余兵马,自河东、平阳征发了三万众,还自河西(河套草原)征调了四万余诸胡骑兵,却又未兵发河内、河北、显然往晋阳方向去了。其实,写这一条的时候是六月。七月初,家父又与弘农杨氏旧识书信,已可确认刘聪北上西河了。」
厉害,厉害!邵勋不由得佩服起来。
同时他又想到,他手下的幕僚们是不是也与其他各方的亲戚、朋友、学生书信往来,透露内部情报?几乎是必然的吧?
世家大族关系错综复杂,互相联姻几代人,亲朋好友、门生故吏分仕各方,都不用刻意透露,写信时不自觉的一句话,往往就会被有心人解读,得到有用的讯息。
王惠风干的就是这种事。
王衍是天下名士,消息来源不是其他人可比的。但这老登居然防我一手,很多情报不告诉我。
想到这里,他瞟了眼王惠风,不想王惠风也在看他……
邵勋似无所觉地继续看着情报,说道:「怪不得刘汉一直未遣大军南下,原来他们身上也一堆事。如此看来,时机已经成熟,可出兵了。」
王惠风的心情本来有些乱,听到「出兵」二字时,悚然一惊,下意识说道:「恐有些冒险吧?」
「打仗哪有不冒险的?」邵勋摇了摇头,说道:「再者,诸营大军齐聚,人吃马嚼,可不是什幺小数目。每拖一天,就要消耗数千斛粮草,开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