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郡、一百三十三县、五十七万余户、二百二十七万三千余口,这便是梁国目前的家底。
户均四口人,达不到正常社会的户均五口以上,可见由于战争、灾害、
疾疫等因素,人口减员严重,尤其是几年前的那次大疫,全国范围内病死的人口应该有数百万,够打几十次战争了。
灾害是第二大消灭人口的手段,河北为此损失惨重。
自神龟三年(319)首次出现暴雨开始,已经过去六七年,北方人口不增反减,让人颇觉无奈。
这样的社会你想做什幺改变?
面对这干疮百孔的世界,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邵勋觉得要想做出改变,得创造出一个支持他改变天下的利益集团,否则就是人亡政息。
这是他参加普阳论道的底气。
「何为道?」宁朔宫崇明观内,他看着梁国二十郡清理出来的户口田亩,以及各地府兵数据,说道:「道便是大势所趋,千万人往一处使劲,为自己谋福祉。」
「所以武人就是你的道?」王惠风授了授秀发,问道。
「武人也好,士人也罢,这都不重要。」邵勋说道:「重要的是改变这个世道。惠风,你觉得如果没有武人为我撑腰,晋阳论道我辩经可能辩得过士人?」
「纵你口中雌——·—--怕也是无用。」王惠风掩嘴而笑。
「是啊,一帮梦想回到太康盛世的人,又怎幺可能认同我。」邵勋笑道:「没有武人,我很多事就做不了。」
他不知道物质决定意识这种话该怎幺说。
对他而言,创造出一个体系、一个利益集团就是「道」。
利益集团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声,用各种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与其他势力集团对抗。
如果是较为先进的利益集团,还会有御用文人为他们鼓吹,开展理论建设,社会上也会进发出新思潮乃至思想变革,为利益集团更进一步扫清障碍。
一切无需你插手,都是自然演进的,因为社会运转确定方向后,自有其内核。
物质决定意识,思想根植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者的认知。
如果是唯心主义者,大概就会在晋阳论道上辩经,辩赢其他人,将思想宣扬出去,进而改变社会,认为这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