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退下。」邵勋看了他一眼。

「是。」金正虽然不乐意,还是汕汕坐了回去。

邵勋目光又一转。

上党太守刘闰中会意,起身而出,道:「昔年大王伐石勒,曾言『只愿青冢路边,罕有射雕之骑;雁门关北,更无遗之忧。山河共永,夷夏俱安。』

「此言一出,哄传天下,众皆知大王之志矣。」

「讨伐刘汉以来,诸部酋豪纷纷归正,皆因此言。"

说到这里,他看向王宠,说道:「你逍遥于庄园之中,上党羯人却衣食无着。历年被贩卖为奴者不知凡几。」

「司马腾秉政之期,数次征调部族丁壮,其让上党、太原、西河三郡豪族资以粮帛,却无人愿给。为你们打生打死,些许粮帛都不愿给,还要掠卖我族人为奴,此等予取予求之辈,我绝难与之共事。」

「大王用事以来,数次征调,皆给粮帛。更遣官吏至诸部,教化百姓,

传授农技,自此上下皆安,咸愿为王战也。」

「今日晋阳纵论天下大势,我就问你一句,征讨匈奴,我数有战功,更有一子战死沙场。讨伐鲜卑,我部亦征丁数千,北上雁门。更有不下万人转输粮草,确保军馈不竭。你有何功?既无功,安能享用诸般好处?历朝历代,闻所未闻。」

刘闰中说的都是事实,且有理有据,王宠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只说了一句:「尔等曹魏时势穷而来,仓皇已极,能活一命就不错了,何必多言!」

刘闰中听了大笑,转身对邵勋行了一礼,道:「大王,仆该说之话已然说尽。」

说罢,自回了座位。

王宠连续被几个人,气势也有些不足,僵了一会后,亦行礼退下。

反正他该说的话同样说尽了。

到了这会,他也算明白过来了,今天明面上是纵论天下大势,其实是依据天下大势重新分配好处。

这个他不管,反正只要能保证他的好处不变差就行了,像之前那样三番五次征粮打仗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虽然每次官府上门,最后都痛痛快快交了粮,但不代表他心里痛快。

你梁王既然让大家畅所欲言,那就我说,怎地?

场中一时间静了下来。

中书侍郎张宾授了授胡须,慢步而出,道:「自诸王乱政以来,二十余年矣。最危急之时,洛阳数次被围,河北屡战失利。幸有梁王横空出世,收拾旧山河,遂有今日。方才刘府君提及『夷夏俱安』,此诚大王之志也。然大王居许昌之时,亦提出『相忍为国』,彼时蝗旱交继,匈奴侵掠,豫兖土民悍勇者上阵搏杀,饱学者治政抚民,家资丰盈者慷慨解囊,终获大胜,将匈奴逐出河南,此便是『相忍为国』。」

邵勋听了,用鼓励的眼神看向张宾。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