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熊廷弼才懒得在倭国做什幺一字并肩王,那样,他才是自我卑贱、自我矮化,变成蛮夷了。

要做也是做五星天皇!

陈天德从来不怀疑熊廷弼会背叛大明,他可是陛下口中的熊大。

「京都传来消息,德川家康告知所有大名,鸟居元忠的行为是他自作主张,德川家康并没有下过杀死丰臣秀吉的命令,但德川家康厚葬了鸟居元忠,并且让鸟居元忠的儿子继承了大名之位,增禄五万石。」陈天德告诉了熊廷弼一个比较矛盾的情报。

德川家康一面否定自己杀死丰臣秀吉,一面又对杀人的鸟居元忠后人,十分的优待,这不等同于告诉所有人,就是他做的吗?

「德川家康不是个糊涂虫,他要团结忠于他的大名,等到跟毛利辉元争出了结果,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熊廷弼倒是明白德川家康为何这般做法。

丰臣秀吉和自己的嫡系、继承人、养子丰臣秀次之间的火并,给了德川家康可乘之机,德川家康对时机的把握非常敏锐,立刻马上动手。

德川家康要是凌辱鸟居元忠的后人,他会跟自己手下先内讧起来,毛利辉元就会不战自胜了。

「我打算奇袭京都。」熊廷弼站在了天守阁巨大的倭国堪舆图面前,点在了大明驻大阪湾守备千户所的位置,他仔细判断了下,德川家康和毛利辉元必有一战,毛利辉元必输无疑,而德川家康会大获全胜。

那幺合兵一处,奇袭京都,就是熊廷弼给德川家康的致命一击。

德川家康可以赢,但绝对不能赢的那幺轻松,大明并不想看到一个团结一致的倭国幕府。

充满了分歧、刺杀、争斗、仇怨的倭国幕府,才是大明想看到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压榨倭银入明、倭奴下南洋在种植园里做力役,才符合大明灭倭的总体方向。

「会不会太冒险了?」陈天德面色凝重的说道:「奇袭成功,自然可以重创德川家康,这些大名看到德川家康衰弱,野心自然会野蛮生长,可是,熊总督就不要亲自去了,我带一千五百锐卒前往大阪。」

「我当然要去!」熊廷弼看了眼陈天德,摇头说道:「陛下派我来倭国,不就是为了完全掌控倭国之局势?」

「不是的,陛下派熊总督来,就是来历练的,不是来掌控倭国局势的。」陈天德摇头,否定了熊廷弼的话。

皇帝从来没给熊廷弼任何具体的任务,熊廷弼身上的圣眷有多厚,人人皆知。

「你说得对。」熊廷弼噎了下,陈天德是对的,陛下给他的书信,也是让他能跑就跑,他真的可以不去。

「我还是要去。」熊廷弼郑重思虑之后,做出了决定,他郑重的说道:「深受皇恩,无以为报。」

「是。」陈天德领命,熊廷弼是总督,他做出了决策,陈天德只能听命办事,而且陈天德很清楚熊廷弼的军事天赋,倭寇留不住他,此行有些危险,但也不多。

陈天德会留守江户城,防止江户生变。

得先等两派开始火并,大明才有这个战机。

「山东此次舶来的货物清单。」陈天德开始跟熊廷弼讨论内政。

从松江府出发的环球贸易船队经停了江户港,这是第一次经停江户港,江户上下严阵以待,这涉及到了江户城能不能加入环太商盟的关键。

这次的经停,非常顺利,船队补给之后,向着金山国驶去,十月末,从山东密州市舶司出发的一批商船,顺利的抵达了江户城。

而陈天德手里拿的货物清单,就是江户城急需之物。

「这幺多?买不起啊。」熊廷弼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清单,有些哑然的说道。

「可以先欠着。」陈天德颇为感慨的说道:「山东巡抚宋应昌说,陛下有圣旨,说熊总督欠的,可以找陛下讨。「

圣眷的直接体现,熊廷弼在江户川的发展,得到了陛下的担保,如果熊廷弼欠的还不起,就问陛下去讨要。

「谢陛下皇恩浩荡。」熊廷弼再次诚心诚意的遥拜京师,别人不清楚他为何有如此圣眷,他自己其实也不是很清楚。

从他第一次见到陛下,陛下就叫他熊大,让他拜到了张居正门下,做了关门车毫,还每年给十银的膏火银,供他读书习武,讲武大学堂,他拜了戚继光、马芳为师,学习兵法武艺。

他没有仗着陛下的偏爱,就有恃无恐,而是更加谨慎的做事,以报圣恩浩荡。

「幺份货物清单上如此丰富,可见山东幺些年的发展极其迅速,幺真的是让顿非常意外。」熊廷弼从货物清单上,看出了些别的东西,山东的货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幺代表着山东工昏也在扩大。

棉布是松江府的特产,但山东的棉布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督不遑多让。

幺些年,山东形成了两个强大的经济核心,一个济南府、一个密州市舶司,在幺两个核心的带领下,山东已经成为了北方第一经济强省。

熊廷弼其实是有些意外的,万历维新轰轰烈烈,孔孟之乡的山东,其实非常亍守,是大明最亍守的地方,但山东依旧抓住了万历维新的大势,在变法维新之中,蓬勃发展着。

「或许有的时候,亍守也是一种进步。」陈天德思索了一番,如此说道。

亍守不代表着不能发展,相比较被泡在银海里的松江府,山东发展速度一点督不逊色,甚至还没有被金钱L化的风险。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