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大唐的第一经济重镇,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绝佳的地理优势。
它的北面是堪比中原的淮东大平原,这里自徐州以来就是天下粮仓,民丰物饶。而它的南面,则是吴越太湖平原,这里是天下经济重地,丝绢、茶叶为天下之富。
但这还只是扬州得天独厚的一部分,它最重要的地理优势,就是在它南面的长江和西面的那条大运河。
自隋炀帝挖掘大运河后,他将帝国最后的体面留在了扬州,就是因为扬州这里为长江和大运河的枢纽,他坐镇在这里,就可以用江南的物资来支援洛阳,当年王世充能在洛阳和占据中原的瓦岗军战成那样,来自江淮的物资占了绝大作用。
而此时的大唐也是如此,作为运河和长江的枢纽,整个南方的物资都在扬州这里中转集中,然后从扬州这边出发,经运河转往长安。
而且不仅是内河水运,扬州还有海运,当时江穿都是停瓜洲北面的扬子津码头,然后船队直接可以航行进入城区,而海运则是停在扬州东面的海陵,在这里再换船进入内港。
所以如果赵怀安来了扬州后,他会感觉很熟悉,因为这里就是大唐的魔都!
一座通达江海的巨型工商业城市。
可成也江海,失也江海,当梅雨季节到来时,这座城市也要比别的城市承受更多的考验。
此时,在一众武夫中底细甚低的淮南节度使刘邺,刚刚结束了堤坝、仓库的巡查,在风雨中赶回城中的衙署,准备在那里办理剩下的公务。
任谁看到这幺一位沐雨栉风的节度使,都要感叹一句:
「真是好官啊!」
……
刘邺一进来,刚换好干爽衣服,幕僚萧公瑾就走了进来。
此人一进来,就见刘邺穿着件黑色长袍子,头上随意用额带绑着,尽显世家潇洒,忍不住赞叹句:
「使君,咱们去光州的人回来了。」
刘邺笑道:
「如何?见到那赵大了吗?」
萧公瑾点头:
「嗯,他们送完信后在偏厢等了一会,那赵怀安就来了,之后就是吃酒,临走时,又每人送了一贯钱,他们都把钱交上了。」
刘邺摇头:
「钱就让他们收下吧,不然让下面人说我刘邺不能容下面人挣钱呢。」
然后他就意味莫名道:
「这赵大果然会做人,据说此人在西川的时候就善拉拢人心,临走时,不晓得多少西川将去渡口送他,这人不简单。」
想了想,他便对萧公瑾道:
「那赵大能来扬州吗?」
萧公瑾想了下,判断道:
「应该是托辞不来,高使相的书信也说了,此人外恭顺,实桀骜,不是能久居人下之辈,而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多想。当年安禄山居渔阳十余年不敢入朝,为何?不就是担心自己虎兕困于柙,身不由己?依在下看,赵刺史其心亦不远矣啊。」
可刘邺听了这句话后,凝重道:
「楚瑜是说赵大这人类安禄山?」
萧公瑾一听刘邺应激,暗道坏了,忙摇头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