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已不再是单纯的经义考校,而是一道实务题,甚至隐隐触及兵家权衡之道。
它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圣贤语录可供依循,拷问的是学子临危决断的心性和担当。
对张谦而言,这无疑是最难的一类题目。
他虽然读过几本粗浅的兵书,却谈不上精通。
他的本钱有限,不可能通晓任何学问。
毕竟绝佳的兵书在这个年代属于不传之秘,是那些将军、大帅的家学。
不仅是张谦,在场的绝大多数学子也都没有接触过兵法。
但这题出得超纲了吗?细想之下,并没有。
若他日这些学子有幸为官,即便是最底层的一县之尊,那也是百姓们口中的‘百里侯’,掌生杀教化之权。
若辖境内突发匪患或边衅,难道能指望一个全然不知兵事的县令,去保境安民吗?
张谦凝神静思,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论语》中,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
他顿时有了主意,提笔在草稿上写下:
【昔子贡问政于夫子。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依圣人之教,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
无兵,尚可以德化、以信结;无食,则民心溃散,国基动摇。
故,当先救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