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驱逐蒙古人与爭霸天下的资本
河套广袤的草原上。孙可望骑在一匹高大神骏的战马上,身姿挺拔,眼神冷峻而深邃,缓缓扫视著远处那片混乱不堪的敖汉部落。
敖汉部落的营地此时宛如被捅了的马蜂窝,一片狼藉。牧民慌张四处奔逃,牲畜在人群中惊慌乱窜,扬起阵阵尘土。部落的旗帜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却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孙可望身后,两千名骑兵如同一堵钢铁铸就的城墙,整齐地排列成严整的队形。他们身著大同军服,鎧甲在阳光下闪烁著冰冷的光芒,手中的长枪和马刀在风中发出轻微的呼啸声。每一匹战马都昂首挺立,马蹄刨著地面,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將到来的战斗的气息,隨时准备听从孙可望的进攻命令。
旅监军李应驥骑著马缓缓来到孙可望身旁,脸上洋溢著兴奋和得意的笑容。他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文人的睿智和狡点。“將军,此番战胜敖汉部落之后,我们终於可以彻底把蒙古人的势力驱逐出河套了!”
李应驥激动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自豪,“中原王朝能打到阴山的將军屈指可数,我们俩必定能在青史当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啊!”
孙可望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道:“名垂青史真有这么容易吗?我怎么觉得自己好像没打儿仗啊。”他的声音低沉而疑惑。
三年前,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在陕北饥寒交迫、濒临饿死的穷小子。每天为了一口吃食而四处奔波,常常饿肚子,只能靠挖野菜、捡残囊剩饭度日。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三年,自己就成为了手握重兵、现在还有人告诉他,他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大人物。
这一战打得实在是太过轻鬆,敖汉部落几乎没有做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土崩瓦解了,这让他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李应驥看出了孙可望的疑虑,微微一笑,勒了勒韁绳,让马靠近了一些。“將军,我们这是占了天时和人和。您想想,陕北闹旱灾,草原也没好到哪儿去,不仅旱灾肆虐,还闹起了蝗灾和兵灾。”李应驥一边说著,一边用手比划著名,神情颇为生动,“草原上各大部落的牛羊数量大量减少,青壮劳力也有大量饿死。您再看看我们大同军在河套的行动,一大半的部落都活不下去了,主动投降我们,这才有了我们如今势如破竹的局面啊。”
李应驥所言不虚。明末以来,天灾人祸不断,对於中原王朝来说是一场滔天大祸,对於草原部落而言同样是灭顶之灾。以往的中原王朝到了这个时候,往往已经处於王朝末日,內部矛盾激化,
各种问题集中爆发,根本无暇顾及草原上的事情。
然而,徐晨领导的大同社却是一个异类。在他的带领下,陕北地区的百姓团结一心,扛住了天灾的侵袭。他们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体系。
而草原上的部落因灾害和內部矛盾而陷入困境时,他们甚至因为大同社的强大,南下抢劫的道路都被堵死了。
草原上的牧民们也渴望生存,当他们发现对面的大同军实力强大,自己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而投降却能让自己和家人存活下来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加入强者的队伍,是草原牧民们千百年来的生存法则。
更重要的是,徐晨还运用了“阶级大法”。为了增强认同感,从牧民当中分出了穷人和富人,
大同社就是穷人,这些牧民也是穷人,所以大家是一伙的。